5月10日晚,成都某小區電梯內電動車突發爆燃。視頻一經公布,眾多網友驚出一身冷汗,“禁止電動車上樓”“加強消防安全”的話題沖上網絡熱搜榜。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部分老舊居民小區消防規劃、硬件設施配備不齊等問題日益凸顯,因缺乏集中停放點和充電設施,“人車同屋”“違規停放”“飛線充電”導致的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令人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引人深思,如何能避免類似慘劇發生?
近日,隨著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深入開展,漯河市消防救援支隊從人民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推動市委市政府將“在老舊小區安裝智能充電樁和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列入漯河市2021年“十大民生實事”,著力提升老舊小區消防安全水平,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少了“煩心事”,群眾“幸福多”】
人民群眾的小事,就是民生大事。
為了解決老舊小區群眾電動車停放、充電的問題,漯河市政府先后2次研究部署智能充電樁建設,將推進智能充電樁安裝確定為市政府重點實施的便民工程,明確了各級政府和消防、住建、電力等職能部門的任務清單。
漯河市消防救援支隊以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為抓手,積極推動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社區物業、企業等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將電動車集中存放和充電納入社區綜合治理,規劃設置獨立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點,強力整治老舊小區隱患頑疾。
在老舊小區提質改造過程中,漯河市消防救援支隊積極推進在100個老舊小區安裝1000個充電樁,并將智能充電樁接入物聯網監管平臺,實現對充電過程的數據采集、安全監控,不斷優化老舊小區消防安全環境。
經過改造治理,上樓充電少了,集中充電多了;亂停亂放少了,整齊規范多了;群眾“煩心事”少了,“幸福”笑容洋溢在更多人的面龐。
【用好“小警鈴”,筑牢“防火墻”】
高齡獨居老人、殘疾人士以及“三合一”場所、九小門店等一直是消防安全保障中難啃的“硬骨頭”,由于安全意識不強或行動不便等原因,“小火亡人”事故時有發生。
漯河市消防救援支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問題為導向,組成3個調研組開展實地走訪摸排和調查論證,推動在全市安裝普及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器,讓“小警鈴”在關鍵時刻發揮大作用。
該支隊督促市消安委印發《關于積極推動發揮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火災防控作用的實施意見》,并先后5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制定下發《全市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建設工作目標任務清單》。
清單明確,將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首批向社會福利院、養老院、“三合一”場所、九小門店等免費安裝獨立式煙感火災報警器10000套(個),大力提升這類場所火災預警防范能力,保障轄區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據了解,截至目前,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已免費安裝了2683個,惠及群眾4.2萬余人。(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