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夕,正是艾草收割季節,5月23日,在洛陽市宜陽縣董王莊鄉艾草種植基地里,艾草種植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正忙著組織村里的閑散勞動力開鐮收割艾草,各艾草收購點、加工廠、采購商,也做好了收購準備。
近年來,宜陽縣確立了發展以花椒、煙葉、艾草、中藥材等為主導的特色種植村,以肉牛、生豬、肉鴿等為主導的畜牧養殖村,以苗木花卉、林果采摘為主導的生態農業村,以休閑旅游為主導的溝域經濟示范村,培育出了董王莊鄉艾草、上觀鄉水蜜桃、錦屏鎮軟籽石榴、香鹿山鎮花椒和迷迭香等一批特色產業,建成了5個特色優勢專業鄉鎮、30個特色優勢專業村,使該縣農業產業做到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既有規模,又有效益。
在這一過程中,曾經長滿田野的“野草”艾草,成了董王莊鄉群眾的致富金鑰匙。為發展艾草種植,當地黨委、政府多次組織鄉村干部、種植大戶到南陽、湖北蘄春實地調研,看到蒸蒸日上的艾產業、廣闊的市場前景,大家的種植熱情被點燃了。
為解決種植戶的技術、銷售、資金方面的問題,當地又多次邀請農業部門專家入戶幫助,到田間地頭辦起艾草種植培訓班,讓艾農不僅敢種艾,更要會種艾、種好艾。與此同時,當地還組織合作社與種植戶簽訂種植合同,進行扶持補貼,以鼓勵群眾發展艾草種植、培育支柱產業。
目前,僅董王莊鄉種植艾草就達1.3萬畝,年產艾草8000噸左右;發展艾草收購站17家、艾草加工企業5家,年加工艾草3200噸。小小山區鄉鎮,僅艾產業及艾草相關產業年產值便可達8500萬元,成為帶動村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柱。
“艾草市場行情一直向好,今年爭取收購量再提一提,還準備在深加工上下下功夫,咱們艾農啊,只要肯干,不愁錢包鼓不起來。”董王莊鄉艾草收購大戶王麥章說,去年僅他一家就收購艾草1300余噸,銷售給了南陽等地的幾家大型艾草加工廠。今年,他又添置了一組艾絨機,準備加大收購量,并且開始著手艾絨加工,以提升艾草的附加值。
洛陽天之艾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是當地的艾草加工龍頭企業,目前已經完成二期建設項目,年加工艾葉由去年的2000噸擴大到3000噸。目前,該公司還正在著手建設艾草展示館和體驗館,以叫響艾制品品牌。
據了解,不僅僅是艾草產業,目前宜陽縣特色農業產業版圖上,“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主導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65萬畝,擁有“中國生態食材花椒之鄉”“中國中醫農業之鄉”以及“三品一標”農業品牌等69個品牌,中藥材深加工、艾條艾絨艾柱等艾草制品、迷迭香精油制品、花椒芽茶葉等“宜陽不一樣”系列產品慢慢走出宜陽,走向城市餐桌,為鄉村振興加速跑注入了動力。(編輯吉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