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調研實踐團來到二七紀念塔。隊員們駐足于墻壁前,仔細閱讀圖幅下方配備的文字說明;停留在玻璃框前,觀看沉寂在內的實物展品……珍貴的圖幅和珍藏的文物將二七大罷工那段艱苦歲月向大家展現的淋漓盡致。
圖 1 二七塔前莊嚴合照
7月4日,實踐先鋒隊來到鄭州烈士陵園,高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挺立。紀念碑后面的巨大浮雕記載著五四運動、二七大罷工等歷史事跡。不同時期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數千位革命烈士的骨灰靜靜躺在骨灰堂里。
7月5日,調研團來到碧沙崗公園。直插云霄的紀念碑上書寫的“北伐陣亡將士永垂不朽”十個大字在驕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三座小亭并排鑲嵌在滿園美景中,亭中央分別立著刻有“碧血丹心”、“時代楷模”、“民族先烈”大字的漢白玉石碑。
7月6日,實踐團隊來到花園口事件記事廣場。各種浮雕如實地記載著1938年國民黨政府扒開黃河口的那一段歷史煙云。大家認真參觀,感同身受。深刻體驗著那段悲壯的歷史歲月。
7月7日,實踐調研團來到河南省抗日戰爭歷史展覽館。大家先后參觀了掛滿光榮匾的榮譽墻、貼滿有關抗戰時期日軍暴行等各種圖片資料的歷史墻以及保存至今的各種珍貴實物資料的陳列廊。一身戎裝的館主借助各種圖片、報刊、獎章等實物,向大家闡述昔日那段崢嶸歲月。
7月8日,團隊一行人走進劉青霞故居紀念館。典型的封閉式四合院,雕飾素雅的院落建筑引得大家注意。隊員認真參觀每一處景點。每一件文物、每一張圖片都是劉青霞生活和奮斗一生的體現。大家通過這些實物深刻了解到她的傳奇人生,體驗到了她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核心價值觀的追求。
圖 2 志士故居 認真參觀
7月9日,實踐團隊來到國民革命陣亡將士紀念塔。大家在立有書寫“陣亡將士紀念碑,開封市重點文物”字樣的石碑前認真觀看。繞塔一周,隊員認真閱讀立在塔后的修繕記事碑并了解這座紀念塔的修建歷史和過程。塔座與塔身的碑文雖已模糊不清,但細心的隊員們仍然能夠細致入微的讀出其中的精髓。深刻體會到當年馮玉祥將軍修建此塔的目的和初衷。
7月10日,實踐團隊來到劉少奇在開封陳列館。劉少奇銅像巍然矗立在館區內,鐫刻著“劉少奇主席逝世處”和由開封市政府撰文、其子劉源敬書的碑文的漢白玉碑遙相對應。在東樓一樓展覽廳,大家看到廳門正上方嵌有鄧小平題寫的“緬懷劉少奇”匾額。展廳內六個展柜并排而立,大量的珍貴圖片和部分珍貴文物,展示了劉少奇同志的光輝業績、高尚風范和蒙冤逝世的情景。
7月11日,調研團隊一行人來到開封博物館。此館幾十年來為國家收藏了近5萬件藏品,舉辦了數百次各類展覽,同時還造就了一批中高級的文博專業隊伍。隊員來到一樓南展廳,這座《開封革命史陳列》展廳向大家全面展示了近代開封的革命發展史。再現古都開封近現代革命斗爭的偉大業績。其中,李大釗、王若飛等卓越革命家的革命事跡令大家震撼。通過多達400余件的活動事跡及其故居照片表現出來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感人至深。
7月12日,實踐團隊來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首先來到展覽集會區。集會廣場的主題雕塑—冤魂吶喊令隊員震撼,在標志碑、災難墻、和平大鐘前深深鞠躬以示 哀悼。走過集會廣場進入史料陳列廳。大量的日軍屠殺現場的照片、歷史檔案資料使得隊員熱淚盈眶。從陳列廳出來,大家步入遺址悼念區。大型組合雕塑、詩碑墻、墓地廣場和“萬人坑”遺址陳列以及悼念廣場祭場等地以此出現在大家面前。通過大量的文物和資料詳細了解到此次慘案的全過程。伴隨著參觀步伐,隊員們來到和平公園區。勝利之墻、和平公園、漢白玉雕塑《和平》等景點依次出現在大家的視野里。最后,全體隊員來到館藏交流區。學術報告廳、圖書館等令大家沉思良久。
圖 3 屠殺現場 真實記錄
7月13日,實踐團隊來到到重慶抗戰遺址紀念館。從孔園到松廳,踏足云岫樓,訪問綜合陳列館,深入防空洞,登頂望江亭……隊員駐足觀看一幅幅圖片,閱讀一段段文字,了解抗日戰事的發展,緬懷為民族解放而犧牲的革命志士。抗日的戰火情景仿佛呈現在隊員眼前。
7月14日,調研團隊來到重慶解放碑參觀。高大雄偉的解放碑屹立于十字路口,仿佛在向世人解說重慶的歷史與文化。隊員環顧碑身四周,仰望高碑,閱讀碑文,登臨碑頂……深刻體會重慶對國家的貢獻。
7月15日,實踐團隊來到成都烈士陵園。紀念碑碑身正面鐫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大家隨后來到悼念廣場,其左側的金石方碑分別描述了自辛亥革命以來各個時期的象征性歷史場景并作相關介紹。在悼念廣場右側,赫然挺立的是浮雕紀念墻,上面鐫刻著4585名烈士的英名。隨后來到展覽館,館內展出著成都地區的革命斗爭史料和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最后,大家來到供奉著邱光華、王懷遠、李月、陳林、胡雨、王建軍等多名革命烈士骨灰的墓區。大家鞠躬獻花,深表敬意。
7月16日,實踐團隊來到連云港市革命紀念館。大家先后來到位于二層的“連云港市革命斗爭史”展廳和位于三層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連云港”展廳參觀。通過參觀,大家詳細了解到“五四運動”以來、特別是連云港地區黨組織成立后,共產黨人領導人民群眾抵御外侮、保家衛國,推翻 “三座大山”的光輝歷史。東海特支成立、連云港保衛戰、劉少奇與連云港、新四軍三師與連云港、國民黨黃安艦與傘兵三團起義等重要歷史事件受到隊員們重點關注。
項目成果
為期十五天的社會實踐調研,全體隊員深入到各個具有革命意義的紀念館參觀調研。十五天的調研,大家不畏辛苦、不畏炎熱,先后參觀了十四個革命紀念館。一幅幅圖片,一張張圖表,一件件實物等都是一段歷史的展現。實踐團隊通過實踐調研,深刻體會到革命先烈們的艱難與不易。先烈們的英勇斗爭、不畏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深深鼓舞著大家。民族英雄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為我們創造了太平美滿的生活。在新時代下,當今大學生更應該重溫熱血的歷史,感悟愛國主義精神。珍惜當下美好生活,銘記歷史,展望未來,為創造和諧美好的社會做貢獻,以更飽滿的精神與斗志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社會價值
社會是另一個重要的學校和課堂,實踐是另一種重要的的學習方式和途徑。社會實踐就是無字之書對于大家的成長和發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參加暑期社會實踐,不僅可以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同社會實踐聯系起來,加深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隊通過十五天的深入調研,深刻了解到革命先烈們的英雄事跡。他們的精神深深感染到每一個隊員,他們的行為深刻震撼到大家。全體隊員紛紛表示要效仿各位革命英雄,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為創造和諧美好的生活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此次先烈英雄路已經走完,但革命愛國情將會永遠的傳承下去。
此次歷時半個月的社會實踐,實踐團隊通過十五天的深入調研,深刻了解到革命先烈們的英雄事跡。他們的精神深深感染到每一個隊員,他們的行為深刻震撼到大家。全體隊員紛紛表示要效仿各位革命英雄,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為創造和諧美好的生活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并且,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在自己感悟的同時,也將本身的深刻體驗傳播給他人,帶動更多的群體感悟先烈們的英雄事跡,將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到每一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