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遠度科技這家新落戶啟迪鄭東科技城的無人機企業,首次在鄭州發布最新產品。
100公里工作半徑、24小時不間斷巡檢、移動平臺起降……滿滿的黑科技或將開啟安防無人機的新時代。
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 實習生 史光明/文
遠度科技在鄭州首秀“肌肉”
2020年12月,在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上,遠度科技等20余家首批入駐啟迪鄭東科技城的企業進行了集中簽約。
2021年5月27日,這家新落戶鄭州的無人機科技企業——遠度科技,在鄭州首次舉辦新品發布會。
會上發布了靈隼系列ZT-25V電動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集抗反制干擾、智能防撞、空中中繼通信、AR視頻疊加、全時覆蓋作業、空地聯動、大功率喊話等創新技術于一體,支持搭載多樣化載荷,單機可實現4小時長續航作業。此外,同步推出了靈隼系列ZT-16V中繼機,徹底解決了無人機遠距離通信的難題。
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款無人機通過多機聯動接力,可以完成24小時不間斷巡防任務。
“遠度科技深耕無人機行業多年,一直以來致力于探索無人機在各行業中的廣闊應用場景和無限可能,用最前沿的無人機及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行業應用,提煉出最根源的痛點和需求,根據技術路線圖尋找最佳研發解決方案,集中優勢力量解決痛點、滿足需求,推動技術和需求互相持續促進。”遠度科技營銷總監杜濱泉介紹。
行業無人機應用的痛點是什么?
多年以來,遠度科技在行業率先發布了三軸光電吊艙、漫游通信基站、機載AI智能識別、機載ADS-B避讓民航、高清直播等一系列技術,引領了安防無人機的行業前景方向。
但是時至今日,行業無人機仍然面臨著諸多痛點尚未解決。
“無人機使用GPS/北斗衛星導航,易受無人機反制設備壓制失去衛星信號,導致墜毀或被驅離;無人機信號傳輸會受山體等障礙物遮擋,無法覆蓋不通視的區域;空地聯動缺乏;固定翼模式下飛行速度快,喊話效果不好;無人機全時段飛行,因需要降落更換電池,導致每次起降間隙無法覆蓋等痛點。”杜濱泉說。
十余項核心技術優勢,破解行業痛點
據介紹,遠度科技最新發布的靈隼ZT-25V無人機,外觀沿用了其明星產品靈隼ZT-21V的電動復合翼形態。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所謂“復合翼”,就是同時擁有類似直升機的螺旋槳和傳統飛機的固定翼,可以兼顧垂直起降、高速飛行和長續航飛行。
基于此,靈隼ZT-25V在續航時間、通信距離、抗干擾能力、智能化飛行系統等方面都有著更大的優勢,為全時段高效作業保駕護航,具有標桿性意義。
黑科技1:長續航、大載荷
一般來說,市面上的普通電動復合翼無人機續航時間在兩個多小時左右,掛載吊艙后由于增加了風阻,實際續航時間遠低于標稱值,嚴重影響任務執行效率。靈隼ZT-25V對此進行了全方位的技術提升,其所掛載的功能載荷也做了全面升級,最大有效載荷10kg,支持主流安防、測繪載荷,掛載吊艙后續航時間依然能夠達到4小時,飛行范圍更遠。
黑科技2:抗干擾、抗誘騙
現在不少污染企業、違規施工工地等都逐步具備“反偵察”意識,購買了無人機干擾器等設備。這些設備可以對有關部門的無人機進行誘騙干擾、迫降等操作,一方面影響巡防效果,還容易造成墜機事故危害公共安全。
而遠度科技全面提升了抗反制設備干擾能力,通過專有的傳感器和姿態閉環算法,不再依賴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在干擾和誘騙情況下能及時通過航向及吊艙導航,繼續執行巡查任務,完成任務后可安全返航。在邊防、緝私、安防、督察等對抗情況下具備高可靠性。
黑科技3:中繼飛機接力,遠距離全時穩定通信
針對山區等復雜地形的信號遮擋難題,遠度科技打造了1架“中繼機”+1架“任務機”的雙機組合模式,視頻圖像從任務機->中繼機->地面,解決復雜地形下的遠距離巡查難題。遠度科技為此全新推出了ZT-16V,其主要任務場景便是作為空中中繼站,可與遠度科技全機型進行組合作業。特別的,靈隼無人機專門開發了多機共存的數據鏈,支持多套遠距離復合翼無人機同時飛行,兩架無人機可無縫接替巡查任務,實現全時段巡查覆蓋。
黑科技4:AI+智能防撞+UAV
靈隼系列無人機搭配了智能防撞系統,集成了全國范圍的DSM(數字地表模型),最高可加載0.5米精度的數據,無人機垂直起飛離地之后,即啟動實時動態規劃航線,飛控系統自動結合風速、轉彎半徑、爬升率、機動能力等?機動態特性,實時動態規劃各種約束條件下的任務航線,并可以?動實現對“不安全”航線的智能安全調整。
其最新升級的云巡系統2.0具有兩大“明星”功能:飛行直播和空地聯動。
無人機巡檢視頻能夠遠程跨平臺直播,直播鏈接可分享到微信或專用工作群,用戶使用手機或PC均可實時觀看,并可以隨時將吊艙鎖定的目標位置分享至群組,地面力量即可實時通過導航快速抵達目標。而全新打造的“空地協同”模塊,增加了地面呼叫飛機支援功能,如地面人員發現可疑目標,也可以通過微信關注公眾號,手機發送自身位置,無人機操作手確認后即可呼叫無人機立即進行空中支援、查證。
“我們還設計開發了一組仿真培訓套件,是一款通過機載計算機實現仿真實訓的新型培訓軟件,通過仿真地圖能夠實時看到飛機的位置和姿態,而飛行工程師還可以模擬吊艙使用,對地面目標模擬視頻鎖定、跟蹤、切換、變焦等動作,以迅速掌握安防巡查下對動態目標追蹤、查證的技能。”杜濱泉表示。
黑科技4:AR疊加、動平臺、喊話器等前沿技術加持
遠度科技將AR技術應用到無人機飛行中,實時疊加準確的交通路網、輸電線網、地下管線等特定數據至視頻畫面,解決了無人機第一視角“迷航”難題,更加直觀地呈現巡查效果,方便位置辨認,提升巡檢作業或執法效率。
“為了滿足海上、行車中等移動場景的巡檢需求,靈隼ZT-25V還實現了動平臺起降、導航。動平臺端為無人機提供高刷新率的平臺位置、速度等信息,充分應對?速移動或?平穩降落等場景。最高可在時速16節(約29km/h)的船上穩定起降。”杜濱泉介紹。
另外,遠度的最新款無人機加強了防雨、抗風性能,確保在惡劣天氣環境下能夠不間斷代替人工完成巡檢任務。
應用:云南7*24小時高空巡查,筑牢邊境防疫線
今年3月底,云南省疫情再度爆發,依據病毒基因測序提示,高度疑似通過人或物從緬甸輸入,各地疫情防控部門再度強調加大非法入境人員防范力度。然而,邊境防控工作其實并不容易。
據了解,我國云南省邊境線長達4060公里,徒步巡查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邊境地帶山高林密、小路交錯、條件艱苦,即便每隔幾公里就分段設置邊防站點也很難管控,防控極其困難。遠度科技受命承接了云南某邊境區域的全時段巡查,7*24h常態化作業,破解了邊防的諸多難題。
(遠度無人機在云南某處邊境巡檢畫面)
遠度科技的無人機為當地解決了諸多問題。針對山高林密的遮擋問題,可通過空中中繼通信保障信號傳輸。依托多機共存數據鏈和多機輪換技術,實現24小時不間斷巡查,避免空擋。由此“人機協同”模式下的邊境巡查工作可以24小時常態化進行,每時每刻守護邊境安全,嚴防疏漏,不再需要大規模人員駐守戶外就能夠實現全時保障。
未來將在鄭州打造無人機產業基地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自2019年開始,遠度科技就在河南鄭州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環保督察。服務涵蓋了日常環保巡查、環保執法取證、大氣污染監測、河道生態監測等項目。
例如,施工工地封閉無法查看內部情況,無人機可通過空中視角取證;即便督察區配備無人機干擾器,靈隼無人機仍可進行安全飛行督察等。
(無人機自動鎖定揚塵污染工地)
當然,遠度無人機的功能不止于此,在災害應急、電力巡線、石油巡檢等場景也有著長期應用。
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如今遠度無人機產品覆蓋了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在全國飛行上百萬公里,在無人機安防領域處于業內領先地位。
遠度無人機相關責任人透露,未來遠度將在鄭州打造無人機產業園,帶動鄭州乃至河南的無人機上下游產業鏈發展。
監制:趙強
統籌:王俊偉
編輯:郭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