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筷馬熱食”和“中鼓樓”戰略合作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阿里巴巴2018年曾在上海試水的快餐店“筷馬熱食”,來鄭州了?
【“筷馬星廚”并非是阿里巴巴的“筷馬熱食”】
6月1日,一條“筷馬熱食和中鼓樓戰略合作成功簽約”的“喜報”,在微信圈傳播。
被人猜測:這是不是阿里的那個“筷馬熱食”進駐到了鄭州?
根據該“喜報”所標注的地址,河南商報第九大街財經記者來到鄭州市中環百貨。
在中環百貨負一樓,掛著一塊“筷馬星廚”的門頭,十分醒目。新疆炒米粉、廣式牛雜煲、韓式炸雞等美味紛紛被印在了門頭。門頭上,并沒有顯示“筷馬熱食”。
經采訪發現,這個集各種小吃于一體的美食城,其運營服務商是“河南筷馬熱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對于“筷馬星廚”和“河南筷馬熱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否是阿里巴巴曾在上海試水的快餐店“筷馬熱食”的疑問,河南筷馬熱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韓玉龍進行了否認。
據韓玉龍介紹,“筷馬星廚”的公司名字(河南筷馬熱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在上海試水的快餐店店名“筷馬熱食”有些相似。未來,“筷馬星廚”在與“中鼓樓”合作后,店內的名字將改為“中鼓樓筷馬星廚”。
隨后,河南商報記者在阿里巴巴公司得到證實,“筷馬星廚”確實不是該公司的品牌。
【美食城轉變角色,開發外賣】
鄭州的這家筷馬星廚,看上去也在開拓新的餐飲運營內模式——它與傳統的美食城,已經有著顯而易見的區別。
走進筷馬星廚,你會發現,這個美食城更重視外賣業務,美食城中的“騎手”隨處可見。
據韓玉龍介紹,由于傳統的美食城扮演的角色是餐飲商戶的二房東,為了方便資金管理,多數美食城是沒有外賣服務,均是采用堂食充卡或掃二維碼統一結算、營業額扣點抵房租的模式。
而“筷馬星廚”將美食城從線下搬到線上,為商戶做外賣代運營的同時將線上美食城搬進寫字樓,做白領們的美食城團餐。
韓玉龍說:“很多白領在點團餐的時候都遇到過一個問題——眾口難調,不知道該選哪個店點外賣,大家各點各的吧?又不方便統一結算報銷。我的這個模式就是針對這個痛點。”
2020年,韓玉龍推出微信小程序試水自己這一想法,第一個月就取得了4000單的佳績。從后臺數據上看,線上在美食城下團餐訂單是被消費者認可的。
然而,從賬面上看,運營初期的盈利并不理想。
“我們的訂單是三份起送的,當時我們只有東區的美食城有配餐能力,但是訂單卻有可能在新鄭龍湖,30多公里的配送成本實在是太高了。”韓玉龍說。
【打造團餐配送行業的“前置倉”】
如何降低配送成本?
模仿“社區團購”的前置倉模式,在美食城內設團長對接配送,同時讓美食城在鄭州遍地開花以降低配送距離,是解決問題最直接的方法。
但,憑借一己之力讓美食城快速在鄭州遍地開花,談何容易。
于是就有了“筷馬熱食”和“中鼓樓”的合作。
2020年,新冠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大洗牌期,河南中鼓樓云星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據中鼓樓的招商經理陳女士介紹,疫情后,大批量夫妻店倒閉,傳統的美食廣場與供應鏈沒有深度合作,沒有自己的產品,只能做二房東,不能為商戶賦能。而中鼓樓,外表看上去也是一個美食廣場,但與傳統美食廣場不同的是,公司前端門店“堂食+外賣+新零售”的模式可孵化品牌,中端聯采共配,后端擁有中央廚房做產品研發。
陳女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我們也十分看好將美食城與團餐配送相結合的新零售業務,之前一直都想嘗試這一領域,我們和筷馬星廚有著同樣的目標和想法,所以就展開了合作,等我們解決了統一餐標的問題后,會正式推出新平臺。”
一年間,中鼓樓已迅速發展了覆蓋學校、商場、寫字樓等區域的13個美食城,而筷馬星廚也已試水近1年美食城團餐配送業務。合作之前的雙方,都在快速成長。
韓玉龍說:“中鼓樓在線下的門店經營方面非常有實力,而我們(筷馬)既有美食城門店,同時在線上運營方面也比較有經驗,(雙方)聯合以后,未來計劃推出50個團餐配送美食城,做到三公里配餐,46分鐘送達。”
【新模式產生的背景:傳統美食城無法輻射更遠的客層,小型團餐多而散亂】
在河南周口市做了多年美食城生意的李先生認為,在鄭州商場內,統一運營、并統一收銀模式的美食城已十分少見,這一模式更多在地市呈現。美食城生意的好壞取決于商場的客流情況,一個客流量好的商場能夠達到運營者、小餐飲商戶和商場的三方共贏。
在地市,美食城不怎么開拓外賣的原因是,一方面是為了便于管理,優先保障到店顧客享受到服務,因為在客流高峰期,外賣和堂食難以兼顧;另一方面,如果美食城是和商場聯合經營的,只做線下也可為商場引流。目前的痛點是,傳統的、統一運營類的美食城模式,無法輻射更遠的客層。
讓美食城不再局限于做“二房東”,真正參與到推廣、運營中,讓寫字樓的白領在加班或集體活動時,可以隨時預定團餐且具備品類豐富性,這樣的模式可行嗎?
據食品與安全協會的副會長李善奇介紹,團餐企業分為大型的供應鏈團餐配送企業和學校、寫字樓、醫院等食堂的承包者這兩種。對于大型的團餐配送企業來說,提供的服務均是上百上千份的大規模送餐,需要提前預定。
多年前,市場上就已經出現了很多小型團餐配送企業,他們可以為企業解決小批量盒飯配送的需求。但是,這類企業數量非常多且散亂,難以監管。
“美食廣場和團餐配送相結合的這個模式,很新穎,很具備創新力。美食廣場一般都選址在商場、學校、寫字樓的人流密集區,便于監管,如果可以良性發展下去的話,是一件好事情。”李善奇說。
監制:趙強
統籌:王俊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