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嬋
“最近這段時間,村里游客數量上去沒?田園綜合體項目還有啥可改進的地方?規劃設計效果圖出來了嗎?”在林州市姚村鎮下里街村,市委組織部的工作人員正和當地鄉鎮干部一起查看建設中的文旅項目。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當地組織部門通過調研走訪發現姚村鎮部分村莊集體經濟薄弱,發展鄉村旅游缺少產業支撐,隨即整合各村資金350萬元,選取有條件的村莊發展“合作經濟”,走“村社一體”合作化道路。
“組織部門還手把手、實打實帶著我們干,截至目前已籌建項目12個,預計6月底前其中5個項目可以投入運營,咱老百姓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姚村鎮黨委副書記李劍飛說。
開展聯系基層大走訪、深化基層訴求大排查、推動服務基層大提升,建立“四到四訪”活動載體,制定組織部門“辦實事”清單……全省組織系統把學黨史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將黨史學習教育延伸到“田間地頭”、深入群眾中間,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駐馬店確山縣竹溝鎮竹溝村擁有悠久的革命歷史,如何讓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作用?今年3月,在組織部門支持引導下,當地開始建設紅色文化廣場、文化游園等項目,充分發揮紅色村黨組織的黨建引領作用。
“該項目不僅能服務竹溝群眾生產生活,還能引領紅色美麗鄉村建設,讓紅色文化旅游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讓更多群眾感受到發展帶來的新變化。”竹溝鎮黨委副書記張根說。
省委組織部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作為學史力行的重要抓手,在項目謀劃、資金爭取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以組織的堅強領導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研究制定了組織振興五年行動計劃——
在全省選取29個村進行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為每個村撥付資金300萬元;選取1411個村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每個村投入資金50萬元;積極協調基礎建設資金2000萬元,用于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研究制定做好當前駐村第一書記重點工作的具體舉措,實施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專項行動計劃……改革深化的助力、政策優化的呵護、真金白銀的扶持,給予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更多發展空間和底氣。
人才隊伍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重中之重。各地組織部門開展新任村(社區)黨支部書記示范培訓班,幫助村“兩委”班子開好頭、起好步,找準找實鄉村振興抓手載體。“這幾天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回去后,我將盡心盡力帶領大家致富!”南陽市宛城區新華街道大井社區黨支部書記田越旭參加培訓后感言。
著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任務,緊扣駐村第一書記基本職責,省委組織部指導市縣兩級采取示范培訓、現場觀摩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第一書記在農村黨建、基層治理等方面的專業化培訓,推動第一書記增強干事動力、增長實踐本領,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共謀共推鄉村振興。
為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見實效,省委組織部部機關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明確9個方面35項任務,發揮組織部門職能作用,強化效果導向,實行“清單化、項目化”推進,堅持以上率下深入調研、分類推進分工合作,通過實地檢查、隨機抽查、調研面談等形式開展全覆蓋督導,確保把實事做實、把好事辦好。
此外,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牽頭單位之一,省委組織部積極發揮好組織保障作用,推動各級黨組織壓實主體責任,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培訓的必修課,充分發揮黨的嚴密組織體系優勢,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廣泛開展“百萬黨員進黨校”“百萬黨員消費助農”和黨員先鋒崗、責任區、志愿服務、承諾踐諾等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最近這段時間,村里游客數量上去沒?田園綜合體項目還有啥可改進的地方?規劃設計效果圖出來了嗎?”在林州市姚村鎮下里街村,市委組織部的工作人員正和當地鄉鎮干部一起查看建設中的文旅項目。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當地組織部門通過調研走訪發現姚村鎮部分村莊集體經濟薄弱,發展鄉村旅游缺少產業支撐,隨即整合各村資金350萬元,選取有條件的村莊發展“合作經濟”,走“村社一體”合作化道路。
“組織部門還手把手、實打實帶著我們干,截至目前已籌建項目12個,預計6月底前其中5個項目可以投入運營,咱老百姓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姚村鎮黨委副書記李劍飛說。
開展聯系基層大走訪、深化基層訴求大排查、推動服務基層大提升,建立“四到四訪”活動載體,制定組織部門“辦實事”清單……全省組織系統把學黨史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將黨史學習教育延伸到“田間地頭”、深入群眾中間,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駐馬店確山縣竹溝鎮竹溝村擁有悠久的革命歷史,如何讓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作用?今年3月,在組織部門支持引導下,當地開始建設紅色文化廣場、文化游園等項目,充分發揮紅色村黨組織的黨建引領作用。
“該項目不僅能服務竹溝群眾生產生活,還能引領紅色美麗鄉村建設,讓紅色文化旅游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讓更多群眾感受到發展帶來的新變化。”竹溝鎮黨委副書記張根說。
省委組織部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作為學史力行的重要抓手,在項目謀劃、資金爭取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以組織的堅強領導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研究制定了組織振興五年行動計劃——
在全省選取29個村進行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為每個村撥付資金300萬元;選取1411個村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每個村投入資金50萬元;積極協調基礎建設資金2000萬元,用于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研究制定做好當前駐村第一書記重點工作的具體舉措,實施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專項行動計劃……改革深化的助力、政策優化的呵護、真金白銀的扶持,給予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更多發展空間和底氣。
人才隊伍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重中之重。各地組織部門開展新任村(社區)黨支部書記示范培訓班,幫助村“兩委”班子開好頭、起好步,找準找實鄉村振興抓手載體。“這幾天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回去后,我將盡心盡力帶領大家致富!”南陽市宛城區新華街道大井社區黨支部書記田越旭參加培訓后感言。
著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任務,緊扣駐村第一書記基本職責,省委組織部指導市縣兩級采取示范培訓、現場觀摩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第一書記在農村黨建、基層治理等方面的專業化培訓,推動第一書記增強干事動力、增長實踐本領,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共謀共推鄉村振興。
為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見實效,省委組織部部機關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明確9個方面35項任務,發揮組織部門職能作用,強化效果導向,實行“清單化、項目化”推進,堅持以上率下深入調研、分類推進分工合作,通過實地檢查、隨機抽查、調研面談等形式開展全覆蓋督導,確保把實事做實、把好事辦好。
此外,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牽頭單位之一,省委組織部積極發揮好組織保障作用,推動各級黨組織壓實主體責任,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培訓的必修課,充分發揮黨的嚴密組織體系優勢,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廣泛開展“百萬黨員進黨校”“百萬黨員消費助農”和黨員先鋒崗、責任區、志愿服務、承諾踐諾等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