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圖:張勁影
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
以方便快捷為商機的方便面巨頭們曾經為了爭奪市場,把“火腿腸”塑造成了方便面的“最佳拍檔”。
隨著方便面行情不佳,火腿腸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憂傷的“成績單”。有專家認為,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和消費升級,線上訂餐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方便面的市場,也影響了火腿腸銷量。
雖然明星楊洋代言的是康師傅的飲品業務,可還是有網友調侃:“楊洋代言的外賣和楊洋代言的康師傅,你喜歡哪個畫風?”
【挺方便面派】
經銷商:
總有外賣送不到的地方
在雙匯火腿腸的經銷商王先生看來,外賣業務不僅沖擊了方便面業務,也沖擊了火腿腸市場。“外賣發展快,讓人猝不及防”。
億豐副食商貿的經營者朱先生說,方便面現在銷量較好的區域比如學校,進貨量多而且穩定,學生更傾向于選擇桶裝方便面。
方便面批發商余先生也認為,目前方便面的銷售主要是維持老客戶,比如社區超市、網咖、學校等。
他說,人們日益重視健康,而方便面曾被冠以“不健康”的標簽,這讓消費者在對方便面和外賣之間進行選擇時,方便面就失去優勢。對于那些口味已經固定、喜歡吃方便面的人群來說,方便面仍是心頭好。大眾口味的方便面不會退出市場,因為以方便快捷為優勢的方便面還有“保存期更長、不限區域”的特點,畢竟“人們并不能隨時隨地訂外賣,總有外賣送不到的地方”。
另外,他還指出,方便面的升級勢在必行,比如自熱的方便快捷食品,如果能在健康、口味方面做出名堂,仍然有競爭力。
網友:
外賣還不如方便面
@我是小眾:都說方便面不健康,我倒覺得外賣還不如方便面呢。
@小本頁:小時候爸媽不想早起給我做早點,搬一箱方便面,每天早上扔兩根菠菜打個蛋給我當早點,我媽還專門培訓我怎么煮泡面。
@Sharry_張曉雨:沒有比最傳統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面更好吃的……別的吃再多,最終還要回歸此面。
@琛琛我有一頭小毛驢:好久不吃就會特別想,喝一口湯,那個酸爽,棒棒的。
@windy文西:我總是心血來潮喜歡吃煮方便面,人間美味!
@蛋蛋撻9號:有人模仿我的臉,有人模仿我的面。
【挺外賣派】
外賣從業者:
比方便面更“個性”
餓了么平臺一位工作人員認為,用餐時間短、工作忙碌,以及不想做飯、極端天氣等,都是用戶選擇外賣的因素。外賣的快速發展,滿足了人們對方便快捷和消費升級的雙重需求,人們的消費習慣也在向外賣轉移,外賣的出現,迎合了新一代消費人群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方便面“紅火”了多年,不斷研發口味,可整體來看創新不足,無法滿足人們對營養、健康的多樣化需求,更不能滿足90后、00后群體個性化的需求。即便高端方便面,和外賣相比優勢并不明顯。他舉例說,統一的滿漢大餐麻辣鍋牛肉面,在天貓售價20元,而在美團上,某店家的一份黃燜排骨加上一份米飯和一份湯,才花費18.9元。
他還指出,外賣不僅已經覆蓋了人們的工作餐,它還在向家庭餐桌延伸。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人們生活節奏隨時代發展逐步加快,壓力也進一步增大,親自做飯費時費力成為很多上班族的負擔,外賣行業應運而生,其方便的消費模式和多樣化的菜品選擇已經逐漸被廣大用戶接受和習慣。
網友:
吃泡面也要外賣給我送來
@小豬喵嗚唔:除了桶裝的,現在越來越多的超市都是5連包,有時候只是想各種口味來一包,你一種口味五包一起賣,我為啥買啊。
@蘇帕久_記得涂防曬:吃泡面我也要超市外賣給我送來……
@四川遂寧新聞播報:打敗你的根本不是同行,而是跨界。康師傅并沒有做錯什么,甚至比以前更優秀、更勤勉,但突然間外賣出現了,你就面臨巨大的困難,甚至會被滅掉。要時刻保持危機感,沒有什么能永垂不朽。
【聲音】
行業專家:
懶人經濟仍是趨勢
河南省餐飲協會副秘書長趙紅英說,外賣對傳統方便面的發展肯定有沖擊。她認為,以前人們為了實現方便快捷的就餐目的,在選擇種類較少的情況下才選擇方便面。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一個電話就能實現點餐和用餐的問題,外賣滿足了人們對就餐方便、多樣性、營養的多重需求。
另外,在某種程度上,人們一直對方便面的營養性存疑,而且方便面的口味比較單一,這些問題都在影響方便面的市場發展。
“未來不能說外賣會完全取代方便面,因為有些區域外賣仍不能覆蓋,外賣也不能24小時隨叫隨到,方便面仍有自己的優勢。”她說。
趙紅英還指出,人們對方便快捷的需求才形成“懶人經濟”,方便面就是其中之一。可是現在,懶人火鍋、及時湯品等都在搶占市場。用戶的這些需求說明,未來懶人經濟仍然是市場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