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大會上,就鄭州銀行發展所處的環境、未來規劃等問題,王天宇和參會股東進行交流。王天宇認為,受行業監管、區域經濟結構等因素影響,城商行高速增長階段暫時告一段落,要逐漸消化歷史包袱,未來鄭州銀行要加大創新驅動,從過去追求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立足河南本土,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2020年來,受疫情防控、經濟形勢以及監管要求等影響,銀行業發展受到諸多挑戰。有行業人士指出,根據城商行監管要求,域外戰線收縮、業務立足本土將成為趨勢。作為國內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除了宏觀層面因素,鄭州銀行經營還跟河南產業結構、信用環境等本土因素息息相關。
那么,在種種復雜局勢面前,鄭州銀行將如何發展?王天宇在股東大會上表示,今年銀行業有觸底反彈跡象,但整體經濟環境仍存在多種不確定性,下一步鄭州銀行必須立足實際,有效化解存量不良,朝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加大對鄭州市科技、文化金融以及全省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重視創新驅動。
鄭州銀行或許能享受到鄭州市科技產業發展紅利,比如和中原科技城的合作就很有想象空間。
6月16日,鄭州銀行與中原科技城管委會、鄭州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6家科創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年,鄭州銀行將為中原科技城建設提供不低于300億元的意向性信用支持,雙方還將合作共建金融創新實驗室,探索“數據+信用”“線上+線下”“投行+商行”的差異化綜合金融服務模式等。
此外,鄭州銀行將引入認股權貸款模式,選定兩家支行遷址入駐中原科技城,打造科技金融專營機構。
在支持鄭州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今年6月8日,鄭州銀行主導和推動的“鄭州銀行-萬家共贏二七保障房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成功發行設立,產品信用評級AAA,產品總規模10億元。
個別議案未通過,鄭州銀行回應其中細節
6月17日上午,鄭州銀行在總行大廈召開2020年度股東周年大會、2021年第一次A股類別股東大會及2021年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大會(以下統稱“本次股東大會”),本次股東大會審議15項普通決議案、4項特別決議案。
除《關于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轉增股份預案的議案》未獲2021年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大會通過,其余議案均獲通過。記者注意到,未通過的議案中顯示:“本年度不進行現金分紅,擬以資本公積向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普通股股東每10股股份轉增1股股份。”
此前,鄭州銀行202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已受到多方關注,鄭州銀行2020年度報告中曾表示:“本行2020年度不進行現金分紅主要考慮了以下因素: 一是面對疫情的沖擊,本行積極落實國家宏觀政策, 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持續讓利實體經濟,同時順應監管引導,為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加大了信用減值損失的計提力度,對凈利潤的增長帶來了壓力。二是商業銀行資本監管政策要求日益趨嚴,而外部資本補充又較為困難,內源性的資本補充就成為了中小銀行保證資本充足、特別是核心一級資本充足水平的重要途徑。本行已制定并正在扎實推進新的五年規劃,致力于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留存的未分配利潤將用作本行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有利于提升本行資本充足水平及風險抵御能力,以支持本行的戰略轉型及各項業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三是本行已向普通股股東派發2018年度、2019年度現金紅利分別為人民幣 888,290 千元、人民幣592,193千元,合計已超過本行2018年至2020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本次不進行2020年度現金分紅,符合法律法規及本行《公司章程》和《股東回報規劃》的相關規定。”
據相關人士透露,不進行現金分紅背后有多重因素,但目的是保障該行有更好的發展,進而將來給各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該行采取轉增股份的方式,投資者可以通過在公開市場轉讓獲贈股份取得收益,以此彌補現金分紅缺失給投資者帶來的困擾。
渤海證券分析師王磊在其研報中指出,銀行業作為順周期行業,隨著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經營壓力將得到一定的緩解,從而推動銀行股估值修復,結合宏觀經濟企穩向好和信用邊際收緊的背景,繼續看好銀行板塊的投資機會,但需要注意疫情不確定性影響、經濟下行壓力、銀行資產質量惡化風險、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等風險。
來源:鄭州銀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