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平均年齡不到10歲的孩子,在黃河邊的泥土地里不怕臟不怕累,借鑒電影《金剛川》的劇情,以啦啦操的形式,拍攝了一部微電影《最可愛的人》,用當代金水孩子自己的方式,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小演員們都來自鄭州市金水區金沙小學。這部微電影一經發出、立即沖上了微博全國熱搜。
僅在頭條平臺,一個小時的播放量突破十萬,隨后燃爆全網,新浪微博目前閱讀量達到將近四千萬次。
是什么讓孩子們擁有最清澈的愛?
拍攝過程非常辛苦,河南一直高溫,很多孩子脖子都曬傷了。
舞蹈中用的木板非常重,但是沒有人叫苦叫累,他們說:“我們這不算什么,當年戰士們在戰場上比我們辛苦100倍。”
劇情感人,孩子們的表現也令眾多網友豎起大拇指:“真情實感勝過各種演繹技巧”“我們可以無愧地祭告革命先輩,這盛世,如你所愿!”
這就是生活在新時代的金水孩子,他們用屬于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黨和國家最清澈的愛。
今年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金水區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決策部署要求,印發了《關于在全區教育系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中小學“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明理悟道、增信強志、崇德修身。
堅持發揮學校教學主陣地作用,廣泛開展紅色講堂、紅色閱讀、知識競賽、師德誦讀展評、入團入隊儀式、優秀黨員教師事跡宣講等活動,大力弘揚身邊榜樣精神,用紅色教育滋潤學生心靈。
注重發揮思政課程主渠道作用,開發黨史校本課程41個,組織黨員上微黨課201次,制作微黨課視頻102節,開展宣講700場次,引導師生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師與學生“同向同行”。
發揮研學實踐大課堂作用,組織師生開展青春尋訪活動,深入紅色教育基地,突出紅色因素設計社會實踐內容,引導師生從歷史這部最好的教科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信念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傳承紅色基因。
是什么讓這群孩子也可以出“大片”?
拍攝中,孩子們穿著綠色軍裝,在泥水中摸爬滾打,動作剛勁有力,張弛有度,十分灑脫,演技簡直用炸裂來形容。
有河南網友給出了最樸實的夸贊:“一個字——中!”其實,小演員們都來自學校啦啦操隊。
作為一項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項目,啦啦操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在多年的課程化、制度化、品牌化實施過程中,啦啦操已經成為金沙小學“一校一品”特色品牌項目,曾獲得世界級比賽獎項10余項,國家級比賽獎項50余項。
金水區作為全國啦啦操示范區,共有啦啦操社團40余個。
“十三五”期間,共計榮獲國際級單項獎8項冠軍,國家級比賽166項冠軍、省級比賽61項。
不僅啦啦操,各種體育藝術項目早已在金水教育廣泛普及、遍地開花。
金水區堅持把學校體育藝術工作作為增強學生體質、培育學生素養、提供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實施素質教育、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突破口,加強學校德育建設、提升學校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徑,面向全體、抓實教學、注重普及、強化保障,課程化、制度化、品牌化推進,有效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習慣和藝術素養。
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等“金水教育模式”,“大課間”和“陽光體育”工作經驗得到了教育部領導的充分肯定、在全國推廣。
全區共有國家級體育特色學校32所,省級體育特色學校18所,市級體育特色學校32個,體育藝術社團500多個。
僅以足球為例,就擁有全國特色項目學校25所。
是什么讓金水教育帶給了國人文化驚喜?
有網友評價:“河南最近給國人帶來太多文化驚喜了!從《唐宮夜宴》到《祈》再到這次《最可愛的人》,從文化到精神,全面開花!”
這已經不是金沙小學第一次被全國媒體和網友關注。
早在央視《年輪2018 跨年直播特別節目》中,該校的啦啦操就曾作為節目的“開場舞”。
這些登上央視舞臺、走紅網絡、不斷帶給國人驚喜的孩子中,不少都來自外來務工人員家庭。
作為一所外來務工子女占學生總數54%的學校,金沙小學令人矚目的辦學發展成就,是金水教育把不斷滿足轄區群眾美好教育需求作為奮斗目標、狠抓優質資源擴充和素質教育提升的實踐縮影。
讓轄區每個孩子都同在藍天下健康成長,共享金水優質教育資源,是金水區委、區政府多年來堅持人民立場,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推動優質教育資源高位均衡發展,不斷提高教育服務能力的責任擔當和工作實績。
著力讓每個孩子都有好老師
身兼編舞、導演、拍攝、剪輯、后期的體育老師馬超群,就是金水區培養的優秀教師代表。
為讓轄區群眾共享教育發展成果,金水區始終堅持教師結構改善與梯隊建設相融合。
近五年來,共選聘重點高校畢業生462人,新教師2337人。
率先在全省開展“人走關系走”型教師交流,圓滿完成兩輪教師交流工作,成功交流2175人次,各校師資配置逐步均衡。
全區擁有國家級骨干、優秀教師7人,中原名師及培育對象7人,省級各類名優骨干教師381人,市級各類名優骨干教師798人。
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技能比賽中榮獲國家級獎勵221人、省級獎勵585人。
著力讓每個孩子家長都放心。金沙小學還是金水區首批午間供餐和學生奶計劃試點學校。
金水區按照“校內供餐為主,校外配餐為輔”的思路,強力推進中小學午餐供餐全覆蓋,持續強化安全監管,加快學生飲用奶推廣,保障學生營養、安全需求。
尤其是在全省率先采取“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的模式,破解了學生多、廚房小的校內供餐難題。
同時,以誦讀經典、藝體活動、社團活動、特長培養、專業訓練等內容為主要方式,全區中小學不斷豐富在課后服務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
著力讓每個家庭門口都有好學校
金水區始終把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提升城區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重要支撐。
堅持規劃布局優先考慮,緊抓新型城鎮化建設機遇,著力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量。
五年來累計投用新建改擴建項目23個,新增教學班734個、優質學位33990個。
堅持資金投入優先保障,把教育經費保障作為財政預算安排的首選項,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教育投入年均增長12.2%。堅持推進集團化辦學,著力實現17所托管校區管理互通、師資共享、質量共進、協同發展,努力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