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強、房巍、喬云創作的《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近日,畫作者之一、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馬國強向記者介紹,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文聯的領導下,中國美術家協會自2018年6月開始組織實施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以下簡稱“創作工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入規模最大、作品規模最多、專業水準最高、社會參與度最廣的主題美術創作工程。
草稿
“2018年8月,根據中宣部擬定的選題范圍,我和房巍、喬云向‘創作工程’組委會申報了《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選題。當年10月,在接到中國美協的通知后,我們開始構思創作草圖。其間又經過兩輪評審,至2019年8月,經軍事專家、黨史專家、歷史專家綜合審核,這個選題在全國報送的2000余個選題中,脫穎而出,最終入選。”馬國強說。
他還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老畫家,自己十分珍視這次寶貴的創作機會,珍視與年輕人的合作機會。由于年紀原因,房巍、喬云夫婦除了承擔了大量的資料收集、模特組織等繁復的工作外,還承擔著創作主筆任務,他們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應為首功。同時,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周春輝先生為創作提供了巨大的條件支持。
為什么選擇“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這個題材呢?馬國強介紹,除了歷史事件發生在河南,最重要的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全國性戰略反攻的序幕,為推動解放戰爭進程做出了重大貢獻,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歷史意義。當年,劉伯承、鄧小平率領12萬人的大軍,擊破國民黨反動派重兵的圍追堵截,越隴海線,涉黃泛區,跨汝河、沙河等天然障礙,到達大別山。浴血奮戰、可歌可泣。
主創在草稿前交流
馬國強表示,對于美術工作者來說,把自己所在地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用畫作生動藝術地表現出來,并通過畫作向建黨100周年獻禮,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而作品入選展覽,并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展出,更是一份殊榮。在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得到了河南省宣傳部主要領導、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的關注和支持,更堅定了他們創作好作品的決心和信心。
“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這一重要歷史節點,真切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宗和人民軍隊的神圣使命。如何表現人民解放戰爭中這一“神來之筆”?千里的躍進,千里的場景,千里的壯闊,又是如何濃縮到一個畫面里?對此,作為主創畫家房巍這樣說:“我們經過實地尋訪,查閱、研究黨史、軍史,參觀展覽館,觀看電影、紀錄片,認真學習、思考,反復商討,最終研究決定,把握三原則——構圖要氣勢恢宏,形象要堅實,筆調要凝重。要發揮想象力,激發創造力,突破歷史的局限性進行再創造,從而賦予作品新的藝術感染力。”
談及該作品的創作構思,喬云告訴記者:“在作品形式上,我們采取了三聯畫的形式,分別再現了劉鄧大軍過黃泛區、激戰汝河、在風雪大別山中堅守的歷史場景,生動表現了他們堅強的革命意志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作為美術工作者,我們就是要以一顆赤子之心拿起畫筆,以無言的悲壯為人民英雄造像,表達我們對人民英雄的頂禮與膜拜。”
據悉,此次入選作品將永久陳列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成為展館展示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藏品。(來源:大河美術)
(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