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河南,
厚重的鄉土,
暴雨肆虐讓人無助,
愛心八方匯聚,
救助從未結束,
子弟兵來將我守護,
天地雖寬,這條路太難走,
我瞬間明白活著的幸福。”
河南版《感恩的心》您聽過嗎?曲調是《感恩的心》,但歌詞卻是鄭州一位老師重新改編的,一起來聽聽?
7月25日,鄭州市二七區長江東路小學的7名學生自發地走到鄭州市第七十四中學,利用解放軍休息的空隙,為他們演唱了一首河南版《感恩的心》。
河南版《感恩的心》:暴雨肆虐讓人無助,子弟兵來將我守護
7月24日上午,已經在一線奮戰了幾天幾夜的救災官兵來到了鄭州市第七十四中學進行臨時休整。
得知這消息以后,剛經歷過暴雨的二七區長江東路小學師生就在想: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
就這樣,結合自己在暴雨中的經歷,音樂教師高夢娜與教務處副主任陳亮共同譜寫了河南版的《感恩的心》。
“當時我和兩個孩子被困在地鐵5號線,出來以后心里就想感激祖國,我們也想出一份力,就把《感恩的心》改編了下,感謝人民子弟兵、和救援過中伸出援助之手的愛心人士。”音樂教師高夢娜說。
得知解放軍在鄭州74中臨時休整時,即將升入四年級的學生禹璐就想當面給解放軍表示感謝。
“我從去年就開始攢錢,存到一定的數就去養老院給爺爺奶奶買一些食物,這次是拿的我的壓歲錢,給解放軍叔叔買了雞翅、面包、巧克力等可以充饑的食物。”二七區長江東路小學學生禹璐說。
讓禹璐有點失落的是:解放軍怎么都不接。
“在我的再三請求下,解放軍叔叔答應拿奶糖和我交換。”禹璐說著就剝開一塊奶糖含在嘴里,說這是她吃過最甜的奶糖,因為是解放軍給的。
教育場景搬到軍營,傳承、弘揚和踐行中華民族精神
“解放軍叔叔,我能抱下你嗎?”鄭州市二七區長江東路小學的一名學生向解放軍敬過少先隊禮后問道。
長江東路小學的學生們為解放軍帶來了河南版《感恩的心》和啦啦操表演及歌曲《國家》。鄭州74中學生也與解放軍合唱了兩首歌曲。
看到解放軍,二七區長江東路小學校長胡建玲想起了自己上學時候學的一篇課文——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我們身邊就來了這么一批最可愛的人,作為一位教育人,我很感恩你們的到來,雖然我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心里知道你為了誰,今天的學生以你們為榜樣,未來也將成為你們的模樣。”
有了解放軍的援助,鄭州人相信:一定能夠走出現在困境,做好災后重建工作。
一位解放軍說道,鄭州是有擔當的城市,所有的人都在一起努力。
他對小朋友們也提出希望:你們是祖國的希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未來可期。
長江東路小學把孩子的教育場景搬到軍營,就是讓教育不能脫離生活情景,把災難當作教材。
“教材是立體、直觀也是真實的,讓孩子們親身經歷,真正理解什么叫國家的脊梁、保家衛國和責任擔當。”胡建玲說。
楊根思部隊的精神(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攻克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也現場鼓舞著師生。
鄭州74中校長郭軍英說:“能為戰士們提供舒適、干凈的住宿環境和就餐環境,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我感到非常的幸福。”
在郭軍英看來,經歷災難后,每個人都發自內心的由衷地對國家、社會、人民子弟兵有了更大深切的感觸。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子弟兵總會在我們背后、在風雨中、在我們困難的時候出現。
(編輯 吉倩倩 施尚景 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