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開了個農家樂,以前村里的電壓低,客房的空調總是帶不動,現在不僅空調電磁爐都能帶起來,停電時間也少了。”談起電網扶貧工作,新密市尖山風景區管委會田種灣村村民豎起了大拇指。
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思路,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積極解決農村電網“動力電”不足問題,扎實開展行業扶貧和定點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
動力電充足
老百姓致富有保障
作為鄭州“后花園”,3年前的田種灣村480多戶村民,只有一臺30千伏安的變壓器,夏季村民們一開空調就跳閘。
王遂良是新密市尖山風景區管委會田種灣村村民,同時也是一名電工,在他的記憶里,近3年,田種灣村村民依托伏羲大峽谷景區資源,收入明顯有所提高。其中電力的助推作用不可小覷。
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不斷加強對農村電網的扶貧力度,僅在田種灣村,160千伏安的變壓器就增加了6臺。“現在電壓穩定了,動力電充足了,村民加工金銀花都用電烤箱烤,不僅速度快,產量也高了;以前吃水靠人工往上吊,現在都用水泵抽。”王遂良說。
站在村口,王遂良指著半山腰的一座電力基站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用電需求得到滿足后,不僅當地的金銀花產業經濟效益快速顯現,三泉湖景區、中原豫西抗日紀念園等諸多旅游景點勃發,還帶動了農家樂和養殖業的發展。
17個貧困村
實現電力“脫貧”
田種灣村只是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
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配網辦主任周智明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新密市供電公司緊密圍繞全省脫貧總體目標,以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為契機,加快推進貧困地區電網改造升級工作。截至2017年6月30日,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總投資380余萬元,幫扶17個貧困村全面實現電網脫貧。
“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通過加大線號增加變壓器容量,提高了供電質量、提升了供電可靠性,讓貧困村村民用好電、可靠用電。”周智明說,貧困村大都散落在山區,電網扶貧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一個深度2.5米的線桿坑,平常十幾分鐘就能挖好,而在半山腰下桿,施工全靠一把鐵鍬,要挖一星期。”周智明說,貧困村的電網建設基本都是這樣的施工條件,電力工人們發揚“新密精神”和“新密速度”,把一條條供電線路架到新密17個省級貧困村,讓老百姓插上致富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