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鄭州市交通委、城管局、公安局在交通委二樓會議室對摩拜、ofo小黃車、酷騎、輕力、易購寶5家共享單車運營企業進行約談。針對共享單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相關部門要求,在出臺相關指導意見之前,所有運營企業暫停市區共享單車的投放。同時,運營企業要配合政府主管部門工作,加強互聯互通,加強信息報送與共享,盡快實現運營信息與相關管理部門的信息共享。
今年3月,共享單車開始在鄭州市投放,因深受市民喜愛,共享單車迅速呈現出“井噴式增長”的趨勢。共享單車日益火爆,為市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城市管理增添了不少新的話題,亂停亂放者有之,不按交規騎行者亦有之,更有甚者,肆意破壞乃至竊取車輛。凡此種種,無疑是共享經濟融入社會生活中遭遇的尷尬與挑戰。
最近一段時間,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福州、鄭州、南京、武漢、寧波等10余個城市,先后宣布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隨著鄭州市加入其中,可以想見,這個名單還將不斷拉長。越來越多的城市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表面看起來是為了緩解城市交通“陣痛”,深層原因則是致力于資源的科學分配和利用——共享經濟的核心是充分利用資源,如果任由共享單車無限投放,難免會因利用率低下而導致浪費。更為重要的是,閑置的共享單車勢必擠占公共交通資源,同時對城市管理資源造成無謂的浪費。
在共享單車“井噴式增長”的過程中,企業粗放式管理的弊端日益顯現。共享單車之所以方便,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設定具體歸還地點,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鎖車離開。不過,這種放任自流式的管理給公共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制造了麻煩——寫字樓、商業區等人流密集區單車停放爆滿,甚至干擾行人車輛正常通行;同樣是人流密集區,火車站等嚴管地帶卻很難覓到共享單車。就全國范圍而言,共享單車管理都是一個亟待破解的城市管理難題,這也是共享單車能否一路走好的關鍵所在。
共享經濟的一大特征是無“人”介入——供求雙方無需會面即可完成交易。不過,無人介入不能無人管理,更不能無人監督。對于企業來說,經歷了“成長的煩惱”之后,是時候告別“跑馬圈地”的沖動,以精細化管理重新開啟新布局了。對于職能部門來說,叫停共享單車“增量”之后,更大的課題是如何通過制度化管理盤活“存量”。要想達成這樣的目標,同樣離不開共享思維——有形的物質資源之外,無形的信息資源同樣需要共享。建立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所有社會資源都可以成為新語境中的“公共資源”,傳統意義上的公共服務也將因此獲得更加豐富的外延。除了共享單車之外,涉及公共生活的諸多方面,都不妨借鑒這樣的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