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市惠濟區教育局對新教師“云上培訓”的5天時間里,477名新教師交出這樣的成績單:2400份復盤記錄、13449次學習、95623條互動、180萬字結論。
這個成績僅僅是建立在3堂博雅課堂,9場講座、4次復盤基礎之上。
2400份復盤記錄:讓疑問及時得到解決
針對新教師“始業課程”培訓,477位新教師被分成11組,每組每日將進行復盤匯總。
所謂復盤即四個板塊:收獲、結合、疑問和計劃。
即老師們寫下自己的收獲,看看哪些是能與自己結合,自己有什么疑問,同時制定最小可行計劃。
“針對疑問,篩選出新教師的共性問題,由次日的主講教師在課程中進行解答、交流,復盤以后真正做到學用結合,讓培訓真正落地。”“班主任”雷朋說。
小學語文新教師魏莉穎在《新教師入崗手冊》里寫道:通過最近發展區的學習,使我深刻明白了,要先了解學生,讓教學走在發展前面。
她的收獲是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手中有方法。
小學語文新教師常雪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小學一二年級識字寫字課,生字的講解要花多久比較合適?
“原來口頭表達也能這般經得起推敲、經得起訓練,博雅塑能教會我的便是一種方法,一種如何使自己的演講、講課更能深入人心的技能,讓我從參與對話中跳脫出來,開始觀察對話,觀察語言。”常雪峰說。
“通過今天一天的學習,我明白了作為一名好教師、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一腔熱血,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專業的知識與能力。”小學語文新教師張雨林說。
180萬字結論:他們的可行計劃里都是學生
五天的“云上培訓”新教師們不斷追問,通過導師“通天”講述職業規劃的故事、講述師德素養的故事,從教育理論思維追問希望自己成為一名怎樣的老師;通過“接地”的博雅素能的故事、新教師管理故事、教學設計故事、班級管理故事,從可行性計劃追問自己成為一名怎樣的老師。
“5天的云上培訓,新教師們共有2400份復盤記錄、13449次學習、95623條互動、180萬字結論。”“班主任”雷朋說。
五天的時間很快過去,新教師們也在繼續追問: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名怎樣的老師?
“我希望入職以后能組織一次活動,帶孩子到博物館或者天文館等地參觀,帶他們一起見識科學的奧秘。”小學科學新教師賈雪華寫下自己的可行性計劃。
小學語文新教師魏莉穎位自己制定了最小可行計劃:每天晚上堅持閱讀專家們推薦的公眾號、每天堅持寫一篇教師日記、每月至少讀一本學科一線名師專著。
在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孫銀偉看來,教師就是應該有愛心、耐心,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
即將踏上特殊教育崗位,張志瑩下定決心要做對學生觀察細心,教育有耐心的教師。
據悉,2021年,惠濟區教育局在原有新任教師培訓的基礎上,開始聚焦發展主題,為入職惠濟教育一年、兩年、三年的教師搭建“同質、互助、共進”的學習與成長平臺,聯動全國知名教育研究院及導師名家,組織高價值、多維度的進階課程,期望成就一支推動理想教育價值落地、不斷學習創新的職初教師發展領先力量。
打開新教師課堂:名師+區域骨干教師+新教師組合
入崗后當學習與現實發生碰撞怎么辦?
惠濟區教育局教師教育科科長范會玲說:“惠濟區教育局在新教師培訓上做了有效的銜接:在線導師將在今年9月份位新教師解決困惑問題,10月份全國知名學科專家將走進惠濟,采用名師+區域骨干教師+新教師的組合方式,打開新教師的課堂,幫助新教師建立一堂好課的思考維度。”
接下來,惠濟區教育局將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從最基本的教育導向、教育規律、教學技能,幫助新教師完成一年120學時的學習,并頒發鄭州市教育局印制的中小學(幼兒園)新任教師培訓合格證。
新任教師培訓合格證將通過“河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計入新教師職業生涯的繼續教育學習。
“圍繞培養目標、學習進階、方法工具、規劃發展等維度,陸續搭建了0至3年職初教師到3年教壇新秀再到5年骨干教師,最終8年成為名師的進階培養方案。”范會玲說。(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