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子雍
近日,養殖數字化服務商“聯農會”連續獲得來自深圳正軒投資、梓瑜資本的Pre-A輪和Pre-A+輪融資。其中,正軒投資由比亞迪創始人之一的夏佐全創辦。
聯農會創始人黃濤介紹,此次融資總額為2000萬人民幣,主要用于產品研發、供應鏈升級、IT技術開發和市場規模拓展。
聯農會成立于2019年5月,是專注于農牧業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主打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理念,圍繞農牧業產業鏈的生產資料、養殖過程、產銷出口等環節,為家庭養殖戶以及中小養殖場提供全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曾于2019年7月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啟瑞資本投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的畜牧業養殖生產和產品消費大國。以肉蛋奶為例,2018年,全國以豬牛羊為主的肉類總產量8625萬噸、禽蛋總產量3218萬噸、奶類總產量3177萬噸。在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個萬億級的龐大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0年,全國畜牧業總產值達40266.7萬億,占全國農業總產值的近三分之一。
但是與龐大市場規模不相襯的是生產方式相對落后。全行業數字化程度低、科技支撐力不足,導致高人工投入、高生產資料投入、疫病多發、防疫力量薄弱等諸多行業性問題。
黃濤介紹,加之畜牧行業集中度低,主要以家庭養殖戶和中小型養殖場為主,他們在面臨以上問題時,缺少強有力的技術和資本支撐,更加難以應對。“聯農會成立的初衷,就是要集中行業優質資源,以第三方數字化服務商的角色,幫助全國中小養殖戶解決這些問題,讓他們買的省、養的好、賣的貴。”
在生產資料環節,針對養殖戶投入高的問題,聯農會將柔性供應鏈和互聯網電商理念引入飼料和獸藥行業。從產品技術研發開始,采用C2M敏捷制造的模式,結合行業大數據和終端養殖戶大數據反饋,增強供應鏈管理柔性和產品流通效率,提供工廠直達用戶的優質生產資料,降低養殖戶生產資料投入成本。
在養殖過程環節,聯農會采用“SaaS+技術服務”模式,將信息技術和動保技術深度融合。首先是自上而下,建立高效的動保技術服務體系,通過在線一對一視頻問診、社群問診、直播問診,提升技術服務效率,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技術支持。
其次是自下而上,運用AI技術、IoT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通過問診數據收集分析和物聯網設備智能監測,建立養殖數據庫、疫病數據庫、動保方案數據庫、動保技術數據庫等,助力智能化養殖,不僅將養殖戶的養殖效率提升10%-30%,也提升了養殖戶的防疫能力。
“區別于飼料獸藥銷售企業、獸藥店、技術員等傳統行業參與者,聯農會以科技為支撐,建立的是體系化的長效服務。從養殖戶使用聯農會的產品開始,我們就與之建立聯系,會陪伴養著殖戶一起成長。”黃濤說,“無論是養殖新手還是有經驗的老手,無論是散戶還是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憑借我們的數據化和在線化能力,都可以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目前,聯農會業務已經覆蓋全國335個縣市,遍布河南、河北、山東、安徽、四川、山西、陜西、江蘇、湖南等省份,服務了近60萬養殖戶。
團隊方面,創始人&CEO黃濤曾擔任財經記者7年,在大農業領域深耕10年,創辦過農業領域的供應鏈平臺,年GMV超過120億元,也創辦過原產地直供的生鮮電商平臺,服務了100多萬家庭會員用戶。合伙人&COO袁濤,擁有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士學位和上海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在畜牧行業從事獸藥、飼料供應鏈管理5年,在上海多家商業銀行從事過銀行管理與供應鏈金融管理;合伙人&CPO(首席公共事務官)徐楠,擁有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學位,曾任美團項目總監、《南方周末》資深記者等職。
近日,養殖數字化服務商“聯農會”連續獲得來自深圳正軒投資、梓瑜資本的Pre-A輪和Pre-A+輪融資。其中,正軒投資由比亞迪創始人之一的夏佐全創辦。
聯農會創始人黃濤介紹,此次融資總額為2000萬人民幣,主要用于產品研發、供應鏈升級、IT技術開發和市場規模拓展。
聯農會成立于2019年5月,是專注于農牧業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主打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理念,圍繞農牧業產業鏈的生產資料、養殖過程、產銷出口等環節,為家庭養殖戶以及中小養殖場提供全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曾于2019年7月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啟瑞資本投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的畜牧業養殖生產和產品消費大國。以肉蛋奶為例,2018年,全國以豬牛羊為主的肉類總產量8625萬噸、禽蛋總產量3218萬噸、奶類總產量3177萬噸。在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個萬億級的龐大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0年,全國畜牧業總產值達40266.7萬億,占全國農業總產值的近三分之一。
但是與龐大市場規模不相襯的是生產方式相對落后。全行業數字化程度低、科技支撐力不足,導致高人工投入、高生產資料投入、疫病多發、防疫力量薄弱等諸多行業性問題。
黃濤介紹,加之畜牧行業集中度低,主要以家庭養殖戶和中小型養殖場為主,他們在面臨以上問題時,缺少強有力的技術和資本支撐,更加難以應對。“聯農會成立的初衷,就是要集中行業優質資源,以第三方數字化服務商的角色,幫助全國中小養殖戶解決這些問題,讓他們買的省、養的好、賣的貴。”
在生產資料環節,針對養殖戶投入高的問題,聯農會將柔性供應鏈和互聯網電商理念引入飼料和獸藥行業。從產品技術研發開始,采用C2M敏捷制造的模式,結合行業大數據和終端養殖戶大數據反饋,增強供應鏈管理柔性和產品流通效率,提供工廠直達用戶的優質生產資料,降低養殖戶生產資料投入成本。
在養殖過程環節,聯農會采用“SaaS+技術服務”模式,將信息技術和動保技術深度融合。首先是自上而下,建立高效的動保技術服務體系,通過在線一對一視頻問診、社群問診、直播問診,提升技術服務效率,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技術支持。
其次是自下而上,運用AI技術、IoT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通過問診數據收集分析和物聯網設備智能監測,建立養殖數據庫、疫病數據庫、動保方案數據庫、動保技術數據庫等,助力智能化養殖,不僅將養殖戶的養殖效率提升10%-30%,也提升了養殖戶的防疫能力。
“區別于飼料獸藥銷售企業、獸藥店、技術員等傳統行業參與者,聯農會以科技為支撐,建立的是體系化的長效服務。從養殖戶使用聯農會的產品開始,我們就與之建立聯系,會陪伴養著殖戶一起成長。”黃濤說,“無論是養殖新手還是有經驗的老手,無論是散戶還是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憑借我們的數據化和在線化能力,都可以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目前,聯農會業務已經覆蓋全國335個縣市,遍布河南、河北、山東、安徽、四川、山西、陜西、江蘇、湖南等省份,服務了近60萬養殖戶。
團隊方面,創始人&CEO黃濤曾擔任財經記者7年,在大農業領域深耕10年,創辦過農業領域的供應鏈平臺,年GMV超過120億元,也創辦過原產地直供的生鮮電商平臺,服務了100多萬家庭會員用戶。合伙人&COO袁濤,擁有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士學位和上海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在畜牧行業從事獸藥、飼料供應鏈管理5年,在上海多家商業銀行從事過銀行管理與供應鏈金融管理;合伙人&CPO(首席公共事務官)徐楠,擁有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學位,曾任美團項目總監、《南方周末》資深記者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