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情懷到底是什么?能說出來的都是矯情,只有讓你欲言又止卻在心里縈繞百轉千回的,才叫做情懷。這是小編看過綠城之后,最大的頓悟。
其實不必遠行浙杭,綠城的品質自綠城百合公寓之后,就已經被鄭州所稱頌。曾經有媒體對鄭東豪宅進行剖析, 并以實際照片進行對比,綠城百合公寓,一個十多年的小區,無論是外立面的嶄新程度亦或是內部的園林布局,歷經歲月打磨,如今依然是鄭州樓盤的典范和楷模。從當年3000多元/┫到如今的3萬/┫,十倍的二手房升值率,足以說明了一切。
先來談談出發前的感受。
從精心準備的大巴開始,綠城式細節關懷就無處不在。綠城·明月江南項目工作人員為每位媒體成員準備了早餐、水果、感冒藥等旅途必備之物,在赴行杭州機場時,恰值臺風“泰利”侵襲,接送車輛、雨傘瞬間到位,無微不至地體現出了綠城的細致服務。加之涼涼的秋風、低浮的殘云,臺風天氣反倒成為參觀項目時別致的景觀。
二代高層代表:杭州綠城賄園。
熟悉綠城的人都知道, 綠城的高層公寓歷經二次進化。其一代高層是從綠園開始的,以綠園和春江花月為代表,建筑形態以新古典主義為神韻。但到了綠城有名的二代高層建筑,卻摒棄掉了標準的統一束縛,只追求擁有一個統一特征:精細、安定、恒久。其中以杭州綠城賄園最具代表性。
在參觀添園的過程中,小編發現過去綠城二代高層大多采用米色和黃色,但賄園除此之外還增添了藍色幕墻,整體更加時尚、雅致、輕盈。盡可能多的采光、盡可能多的得房率,不浮躁,不另類,無論從哪個方向去看都是經得起時間審美考驗。也正是經得起品質的推敲,交付兩年以來,該樓盤從3萬/┫均價上漲到如今的近7萬/┫。
無邊泳池、風雨連廊、石材立面…….無處不在的細節,彰顯出綠城的匠人精神。
如今很多開發商都在模仿綠城的二代高層,但他們不知道,綠城的建筑,從來都和服務密不可分,有機結合的,模仿的了其神韻,模仿不了其靈魂。除卻硬性條件外,“園區生活服務體系”是綠城二代高層的標配,同時在園區服務上,不要其它那些沒用的東西,一切回歸生活和業主,而這在此次的賄園探訪中,便讓小編得到了最好的體驗。
四大名筑之一:杭州綠城楊柳郡。
作為一個多次成為杭州銷冠的項目,楊柳郡有著太大的誘惑讓我們去學習。在項目規劃之初,楊柳郡就定位將開啟綠城下一個二十年的開端,擔負著綠城主動變革的使命。如今看來,這個使命已然完成。
生活本身就是多姿多彩,有人喜歡莊重,有人喜歡輕松愉悅,就城市建設而言,杭州這么大量級的城市,需要更豐富的色彩。所以,綠城在打造別墅級項目的同時,開始考慮用不同風格,讓杭州這座城市更加有節奏感,楊柳郡就是最典型的開始。
在規劃上,楊柳郡打破基本的社區建制,聯合杭州地鐵,利用80萬平方米的巨大體量,在地鐵一號線七堡站上混合出一座融住宅、商業于一體的生活綜合體。這種建制,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年輕群體生活與休閑娛樂的平衡所需。此外,綠城楊柳郡還開創了首個90方三房兩衛戶型,加之內部地暖、中央空調、新風系統等3000多元/┫的定制精裝修,綠城楊柳郡深受年輕受眾喜好,便成為了意料之中。
小鎮系代表:舟山長峙島。
“人類的永恒追求,是生活的天堂。”綠城一步步打造出了飄落在人間的天堂。
綠城杭州行的最后一站是綠城小鎮代表作——舟山綠城長峙島,參觀當天,天氣突然放晴,臺風過后的舟山藍天白云,搭配上長峙島的綠景,儼然一副油畫的色彩,為媒體行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先來張美圖感受一下。
參觀此項目,有幾個細節小事件讓小編記憶深刻:
1、綠城長峙島,是綠城理想小鎮的營造范本。從拿地到開始建設,整島開發規劃居然用時15年!而這個時間對于一個開發商來說,意味著耗費巨大的時間和考察財力,最終以整島開發的理念,將長峙島打造成一個總建面90000平方米的類似“獨立王國”似的宜居生活小鎮。
2、綠城·銀杏園,號稱頤樂2.0版社區,對一個住宅區而言,有適當比例的投資客,并不一定是壞事。但綠城在其銷售期間對團隊要求,要保證客戶群中“沒有炒房客”,所以,客戶在購買之前都要經過一次“面試”。
3、由于舟山對綠城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所以在舟山長峙島項目打造上,綠城秉承了先配套后銷售的建造理念,用實景來打動客戶。
也正是由于秉承著這些理念,綠城長峙島才會如此震撼。
是不是,很像一幅色彩鮮艷的油墨畫?
配套商業街和寫字樓,現代風、法式風,蒼穹下各有風采。
長峙島配套:綠城育華國際學校
小鎮計劃的產生,源于綠城對于樓市未來與中國城鎮化未來的思考。事實上,綠城的小鎮不只是在舟山長峙島,在海南、青島都在做探索,從理論探索到實踐已鋪墊13年,尤其是小鎮教育系統的準備,足足有15年。
白墻灰瓦、亭臺閣樓、連廊曲徑、花草樹石…… 初見綠城育華國際學校第一眼的時候,“震撼”這個詞都稍顯無力。
顛覆傳統校園的中規中矩,典雅精致的蘇式園林風格的校園僅從顏值上就已將“與眾不同”的氣質顯露無遺,再加上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基本確立了舟山綠城育華國際學校“高大上”的格調。
校園內連廊互聯互通,下雨天,不用帶傘便可到達任何一間教室。
柳塘煙曉、桃塢拱霞、竹林冬翠、碧沼觀魚、曲間鳴泉、杏壇講學……每間教室的開窗景致與教室功能相匹配,學府美如斯,習文何以怠?
綠城育華國際學校書院式的環境, 用同行媒體者的一句話,“孩子們在這里不僅是求學,是在享受建筑美學”,而能做到如此理想與情懷的,也只有綠城。
后言:
古詩有言:“春來江水綠如藍”,小編認為,與其說形容的是江南的景色,不如說描述的是綠城的宏圖,無論是小鎮、二代高層,還是城市綜合體,只要那份綠城“情懷”在, “理想”生活就永遠在。
鄭西綠城·明月江南,作為綠城深耕中原的又一鉅作,未來將要帶來何種品質盛宴,讓我們舉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