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重拳出擊,打擊電信詐騙力度空前。新形勢下,電信詐騙套路不斷翻新,手段千奇百怪,時常有人掉進陷阱,上當受騙。
今年上半年,交行河南省分行成功攔截60多起電信詐騙,幫市民挽回損失近250萬元,返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32筆,涉及金額230萬元,有力守護了百姓的“錢袋子”。
最近,交行河南省分行針對攔截的電信詐騙案例進行了分類梳理,以幫助基層員工和市民擴充防范電信詐騙知識面,通過織密金融“防護網”,最大限度降低詐騙風險事件的發生。今天,河南商報選取了三類比較集中的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幫市民提升自身防范意識,少“踩坑”。
【案例一】
低投入高回報?炒“數字貨幣”需警惕!
今年5月底,三名沁陽籍年輕人來到交行焦作迎賓路支行辦理銀行卡,稱辦卡用于存錢轉賬。網點工作人員考慮到沁陽無交行營業網點,存錢轉賬存在不便之處,建議他們辦理在當地有營業網點的銀行卡,但三人執意要辦交行卡。為落實好“斷卡”行動要求,把好銀行賬戶風險防范第一道關,網點工作人員與三人反復核實開卡用途。 原來,這三人加入了當地一個環保志愿者微信群,群內大肆宣揚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誘導群友辦銀行卡炒數字貨幣——GEC環保數字貨幣,群內人自稱總公司在瑞士是合法組織。三人稱自己的朋友“炒幣”獲利不少,邀請他們加入賺錢。
了解情況后,網點工作人員判斷這是一起涉及“數字貨幣”概念的詐騙,向三人講解了“斷卡”行動要求,并提示國內炒數字貨幣屬非法行為,拒絕了三人的開卡要求。
【提示】近兩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數字貨幣”這一新型概念精心炮制騙局,很多普通群眾在并不了解虛擬數字貨幣的情況下,受低投入、高回報引誘,落入了詐騙圈套,提醒市民一定要警惕。
【案例二】
“國外友人”套路多,轉賬匯款需謹慎!
今年5月初,一位老人來到交行網點稱自己線上付款不成功,找工作人員幫忙轉賬。工作人員了解情況時,老人展示了收款人發來的微信信息,包含收款賬戶及文字“我正在努力為您提供幫助。請不要浪費我的時間,我現在也有其他事情要參加”等。老人稱收款人可以治療媽媽的癌癥和高血壓。
通過老人的講述及收款賬號等信息,交行工作人員斷定老人遭遇了詐騙,在聯系老人家屬被拒后撥打了110報警,老人看到民警后不說話轉身就走。擔心老人離開后通過其他方式給對方轉賬,工作人員臨時關閉了老人非柜面轉賬渠道。
不久,老人再次來到網點道謝并揭開了事情原委。原來老人是在一款手機APP上結識了收款人并互加微信,對方自稱是紅字會的骨科專家,利比亞戰爭英雄,醫術高明,有很多外幣。在獲取老人信任后,讓老人轉一萬元人民幣協助其順利回國,老人對此深信不疑。后來,經交行工作人員、民警及其家人勸阻,老人拒絕為對方轉賬。遭到拒絕后,對方露出了邪惡面目,以知曉老人詳細個人信息、家庭住址為要挾,要求老人為其轉賬,否則將要危害老人及家人的人身安全。
【提示】“海外友人”了詐騙套路很多,除本案例外,還有“國外友人”以郵寄貴重禮物或墊付包裹清關費等手段進行詐騙。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輕易添加網絡陌生好友,更不要輕易給陌生人轉賬匯款。
【案例三】
冒充銀行索要信息“賬戶年審”?電話核實莫輕信!
前不久,某企業財務人員小張接到一個自稱是交行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通知小張所在企業賬戶要進行年檢,要求小張添加其QQ號,發送營業執照及法人證照、業務授權書等資料。掛斷電話后,防騙意識較強的小張立即找到交行開戶網點電話進行核實。
“這肯定是電信詐騙。”得知情況后,該交行網點主管詳細告知小張此類電信詐騙的明顯特征及嚴重后果,同時提醒小張妥善保管好公司相關資料。隨后,網點主管向小張取得詐騙人員QQ號,并將此情況匯報至上級部門。
【提示】“三證合一”后企業賬戶已不需年檢,銀行工作人員也不會通過QQ號所要企業信息資料。若接到涉及銀行賬戶年檢問題等問題的電話或信息勿輕信,應及時與開戶行或撥打銀行客服電話核實確認。同時企業應嚴格執行相關財務管理制度要求,對QQ、微信要求的轉賬匯款,必須經企業負責人當面或電話核實確認。
來源:交通銀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