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珠回歸鄭州百榮一月有余。調整后的百榮駛入快車道,15萬方招商基本收官,團隊重拾信心,何時入樓漸漸明晰,未來不再遙遠和模糊。
48天的調整換來怎樣的成績單?棘手難題怎么去化解?市場與商戶關系又會如何生變?
【安置】
千余名未入樓商戶將被安置
最近,酒水商老張終于睡了一個踏實覺。
今年元旦起,他就變得夜不能寐。他永遠忘不了元月初那次在鄭州百榮世貿商城選鋪爭斗中的鎩羽而歸。
半年多前的那次選鋪,堪比一場擠春運。在百榮臨建區經營的商鋪,要集體進駐新建成的樓宇式商場經營。但由于商戶數量遠遠超過了商鋪數量,只有部分商戶才能拿到入樓“入場券”,辦法就是抓鬮和拍賣兩種形式。
商鋪成了稀缺資源,導致選鋪現場人擠人。這場選鋪運動持續了9天,有商戶冒寒熬夜最長排隊14小時,黃金位置競拍價格竟然從每月每平米三四十元飆升至三百多元。
部分商戶被擋在了大樓之外,老張是其中的不幸兒,他未能選到商鋪。沒有鋪位,就意味著在鄭州百榮扎根四年積累起來的資源即將化為泡影,他面臨舉家搬遷。這讓他成宿睡不著覺。
轉機于近期到來。鄭州百榮稱,為了解決一鋪難求和商戶無法入樓問題,百榮決定新開放商鋪供未入樓商戶進場。百榮統計的目前未入樓商戶有千余戶。
“當時實在是沒辦法,商鋪太火爆,一鋪難求。現在,我們把50萬平方米的精品商超配送中心拿出來,安置這未入樓的一千多名商戶。”鄭州百榮世貿商城副總經理張琦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些商戶一開始跟著我們,建過渡市場時,有這么多商戶來捧場,雙方這么多年來建立了感情,不能說大樓完成了招商,就置這么多商戶不顧。企業不僅要實現經濟效益,更應該承擔社會責任。”
【營商】
精品商超配送中心
也打“共享”概念
隨著此次安置計劃,百榮精品商超配送中心也揭開面紗。
承擔商戶安置任務僅僅是百榮精品商超配送中心的部分職能,籍此“吸納全境商超商戶在此集聚并完成商超提升”才是其最終目的。
張琦介紹,百榮精品商超配送中心要實現三個方面的功能,“打造品牌集聚地和生活館是第一位的,不再是單純的產品供貨批發。生活館將時尚產品進行組合,包括日用品、玩具、禮品、手機飾品、化妝品等。同時還要建立食品、百貨等進口商品館。以往商戶供貨只局限于商場、超市內區域,打造生活館就是要將經營模式及產品推向商超外場和繁華街區,從而擴展商戶業務面。”
而另外一方面,百榮還要引進商超系統辦事處,建立商超采供結算中心,實現供應和采購一站式結算,最大限度的方便采購商進貨。
商戶裝修向追求體驗感、舒適度方向發展。據了解,整個精品商超配送中心三分之二為食品類業態,食品商戶入樓經營模式在全國并不多見。高逼格的氛圍、體驗式商場布局,也吸納周邊社區消費,增加零售比例,不再只是簡單批發市場業態。
“共享”概念又是其中突出優勢。按照設想,配送中心將打造約一千平米的共享空間,包含了會議室、茶室、健身房等,可供商戶免費使用。“我們的共享共建不是迎合共享經濟,而是確實有這種需求,讓商戶切實體會到商場為商戶提供的服務”張琦說。
【入樓】
道路整修結束可入樓開業
“老張們”如果順利拿到商鋪,下一個問題更為重要:何時入樓?
從2013年11月30日開業算起,百榮商戶在臨時板房搭建成的過渡市場里經營了近4年之久。張琦承認“當時承諾兩年過渡期,現在是超期兩年過渡。”何時入樓,成為謎團。
事實上,鄭州百榮大樓早已建成待業,其中一座已建成閑置兩年。未入樓的原因之一,在于周邊道路及電力等基礎設施未完全建好。今年初曾有過入樓想法,被擱置,“如果當時入樓,周邊交通不暢將導致大樓成為孤島,商戶搬進去將承壓經營。”
而今,入樓時間表漸漸明晰。百榮獲得的消息稱,百榮周邊道路預計今年年底都可以實現通車。
“只要路一通,盡快安排入樓。今年12月底前具備開業條件,只要周邊道路建好,一月內進場完畢。有兩棟樓的商戶已經進場裝修完畢,到時開業后,只等上貨。”張琦說。
作為鄭州市主要外遷承接地之一的百榮世貿商城,此次入樓工作一旦完成,將標志著原南三環商圈的外遷工作圓滿收官。
【月績】
15萬方招商工作完成
自今年8月初,徐國珠及團隊重回鄭州百榮至今,已過去一個半月有余。
這次回歸,是闊別近兩年后徐國珠的再次主政,其被寄予重現鄭州百榮昔日輝煌的期待。外界對他的認知是,兩年多時間里,他操盤的鄭州百榮吸引5000家商戶入駐,營業商鋪達一萬余間。
梳理一個半月來的改變,鄭州百榮調整頗為明顯。
招商已見成效。百榮啟動的文體玩業態招商已經收官,涉及面積近3萬平方米,吸引鄭州大型文體玩商戶入駐集中;洗化類招商也已接近尾聲。
“大約15萬平方的招商基本完成。這次其實涉及了調整和招商兩塊內容,調整主要是對業態布局進行微調。”張琦稱。
團隊凝聚力和精神面貌有極大改變。“大家覺得更有奔頭了,心又回來了,員工在這里工作不僅僅是工資多少,而是職業生涯有一個提升,有歸屬感。”據了解,百榮看重基層選拔制度,現今一個副總即是從最基層的主管職位一步步晉升上來。
由此,以上舉措也印證了今年8月初徐國珠上任時的三點承諾。其時,徐國珠在公司全員參加的任職大會上部署了下階段重點工作:
一是要加強公司管理,打造一個優秀、團結、有凝聚力、有戰斗力的專業團隊;二是全面啟動招商工作;三是與政府加強溝通,盡快建好市場周邊道路,同時要做好整個百榮的基礎設施配套,為后期開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這被視為百榮贏取翻身仗最為務實有效的路子,更是當務之急。
【展望】
“百榮效應”助力南四環商圈成型
目前,鄭州百榮市場一天要接納千余輛商超采購車及物流車輛。
百榮過渡市場開業之初,為了助力商戶打通上下游,百榮三個月時間開動三輛大巴車,分三條線路趕赴地市及周邊省市拓客。每輛車行駛里程超過10萬公里,運營人員甚至下沉至鄉村小賣部,挨個建立商戶檔案。正是因為百榮自市場開業時貫徹的深入拓展,從而奠定了百榮后期高速崛起的堅實基石。
為了對接上游,鄭州百榮4年來每年組織帶領商戶參加全國各類展會,迄今最近的一次是8月份帶隊396名商戶,統一服裝參加了剛結束的上海百貨展,會展方提供了180個酒店房間。
“經營旺季推一把,經營淡季不淡。我們要拽著商戶往前走,引導商戶調整和適應,不是找幾個保安巡邏、按時收租這種運營模式。等到真正入樓后,百榮的營銷活動更會加劇。”張琦說。
四年時間里,“百榮效應”逐漸形成并光大。從一開始7人團隊來到南四環,在家里辦公,煎熬數月,到如今700多人團隊,從和商戶陌生到知曉再到互相建立信任,百榮完成蛻變。
如今,鄭州百榮日均客流量達20余萬人次,商鋪周轉半徑輻射中部六省,占據河南全省商超70%以上的市場份額,形成了產銷供一體化的超強供應鏈條。
從當初南四環的千里荒野到如今百業向榮,五年時間里,以百榮為中心的南四環商圈漸成雛形。
未來的路如何走,百榮這艘專業批發市場巨艦航母駛向哪里?時間會給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