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褚海潔
為引導青年學生培養家國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9月2日,鄭州市第十一中學組織新疆高中班學生通過“云端”課堂觀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專題片《同心共筑中國夢》。

據了解,專題片《同心共筑中國夢》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制,共四集,分別為《輝煌歷程》《共同繁榮》《手足相親》《攜手圓夢》。
同心筑夢,爭做民族團結的維護者
觀看專題片之后,學生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學生艾克拜爾在家里拉著爺爺奶奶和父母共同收看了節目,他說:“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把自身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堅定理想信念,與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凝聚起民族團結的磅礴力量。作為一名河南省新疆高中班學生,我要在生活和學習的點點滴滴中維護民族團結,影響帶動身邊人,這是作為一名新時代中學生應有的使命與擔當。”
麥爾哈巴同學感慨道:“在影片中看到了很多真實的歷史檔案和影像,這些珍貴的歷史畫面,深刻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作為留校生,今年暑假我們經歷了洪災、疫情,切身體會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平安開學,也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和災后重建攻堅戰。”
多彩課程,讓民族團結教育扎實開展
鄭州11中自2011年開始承辦河南省新疆高中班,現有664名新疆籍學生。

辦班至今,學校結合民族教育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的要求,將民族團結教育確立為德育核心主題,形成了“以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為核心、以實踐活動課程為載體”的德育體系。
學校根據各年級特點,設計了一系列課程及社會實踐研學項目。
軍訓、新生入校教育周、參觀校史館等課程和實踐,讓學生轉換角色,盡快融入鄭州11中大家庭。
學生還通過參觀林州紅旗渠、小浪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牢記歷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學校還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演講比賽和“我的中原年”活動,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交融。
還有赴開封、洛陽、安陽等地的研學、最美師生評選活動、十八歲成人儀式……
這些豐富的多彩課程和社會實踐,讓學生的感恩與夢想同行。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學校將繼續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上好民族團結思政課,教育引導學生爭做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先鋒,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在每位學生心靈深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編輯 施尚景)
為引導青年學生培養家國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9月2日,鄭州市第十一中學組織新疆高中班學生通過“云端”課堂觀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專題片《同心共筑中國夢》。

據了解,專題片《同心共筑中國夢》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制,共四集,分別為《輝煌歷程》《共同繁榮》《手足相親》《攜手圓夢》。
同心筑夢,爭做民族團結的維護者
觀看專題片之后,學生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學生艾克拜爾在家里拉著爺爺奶奶和父母共同收看了節目,他說:“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把自身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堅定理想信念,與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凝聚起民族團結的磅礴力量。作為一名河南省新疆高中班學生,我要在生活和學習的點點滴滴中維護民族團結,影響帶動身邊人,這是作為一名新時代中學生應有的使命與擔當。”
麥爾哈巴同學感慨道:“在影片中看到了很多真實的歷史檔案和影像,這些珍貴的歷史畫面,深刻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作為留校生,今年暑假我們經歷了洪災、疫情,切身體會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平安開學,也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和災后重建攻堅戰。”
多彩課程,讓民族團結教育扎實開展
鄭州11中自2011年開始承辦河南省新疆高中班,現有664名新疆籍學生。

辦班至今,學校結合民族教育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的要求,將民族團結教育確立為德育核心主題,形成了“以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為核心、以實踐活動課程為載體”的德育體系。
學校根據各年級特點,設計了一系列課程及社會實踐研學項目。
軍訓、新生入校教育周、參觀校史館等課程和實踐,讓學生轉換角色,盡快融入鄭州11中大家庭。
學生還通過參觀林州紅旗渠、小浪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牢記歷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學校還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演講比賽和“我的中原年”活動,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交融。
還有赴開封、洛陽、安陽等地的研學、最美師生評選活動、十八歲成人儀式……
這些豐富的多彩課程和社會實踐,讓學生的感恩與夢想同行。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學校將繼續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上好民族團結思政課,教育引導學生爭做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先鋒,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在每位學生心靈深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