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他們仰望星空,追隨真理和夢想;他們腳踏實地,堅守勤勉與擔當。
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來認識一下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優秀教師們。
吳秋霞老師:做好平凡人,干好平凡事
作為2020年度區級優秀班主任,有著二十多年教齡的吳秋霞老師總是把“做好平凡人,干好平凡事”這句話掛在嘴邊。
她是一個平凡的數學老師,也是一個把平凡的教育生涯過成詩的班主任。
她會給來不及梳頭的女孩兒扎辮子,給來不及吃早餐的學生備上早餐,給特殊需要的學生伸出大拇指及時鼓勵……這點滴平凡小事,匯聚成了師者大愛。
尤其是班里的個別“特殊學生”,更是享受到她的愛。
班里有個叫恩恩的女孩兒,頭發總是亂蓬蓬的,整天耷拉著腦袋,不敢和老師交流,不敢和同學玩耍。
她就找準機會和這個孩子溝通,得知由于父母工作的特殊性,從來都是自己照顧自己,于是,她決定從給小姑娘梳頭打開她的心結。
剛開始感覺到小姑娘的身體都是瑟瑟發抖,經過她持續不斷的關愛,逐步打開了她倆溝通的大門,小姑娘越來越整齊干凈也越來越自信了。
畢業前小姑娘考了一個理想的分數,得知成績后她專程跑回學校緊緊地抱著她不放,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平凡的背后是她用無限的愛心、耐心、信任創造無窮的奇跡。
李文芳老師:“抗疫”、教學兩不誤
洪水散去,疫情襲來。
從8月9日到8月29日,整整21天,她一直堅守在“抗疫”第一線。
作為一名主動報名參與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根據需要,她被分到管城區政府健康關愛中心做關愛中心工作人員調配工作。
匯總各隔離酒店問題反饋,聯系各隔離酒店工作人員并及時完成工作匯報,關注上報問題及數據變化……時間緊、任務重,工作一旦開始就沒有固定的吃飯和休息時間,從投入工作當天開始她每天下班回家都已經接近凌晨。
即使這樣的高強度的工作下她也仍沒有丟下自己的學生,每天上報學生情況、督促學生“釘釘打卡”、每天給學生發送安全提醒、解答家長詢問小升初的具體情況……可謂是事無巨細。
“大疫”當前,理應向前,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她一直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她用實際行動無愧于師德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張喜兵老師:把教育當成事業來做
2020年度區級優秀教師張喜兵老師從事體育教育6年時間,作為一個女老師,雖然沒有白皙精致的面孔,但因這份努力認真依舊美麗。
作為體育組的領頭人,全校的體育活動盡在她的掌握之中。
統籌協調,高質高效是她的工作目標。在她的帶領下,組織校內“體育基本功大賽”,策劃游戲嘉年華,安排健康體質監測,布置各類比賽活動……井井有條,忙而不亂。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她還帶領辦公室成員做好學校的臨時性工作。
雖然這些工作很多情況下是不算工作量,也沒有報酬,但張老師對于這樣的工作從來沒說過一個“不”字,只要學校需要,領導安排,有的只是一個“好”字。
有一次,學校需要搬運物品,學科老師大部分都有教學任務,張老師看到任務后主動喊上自己辦公室沒有任務的同志參加到搬運大隊中,默默地完成了任務。
劉瑞柯老師:“鉆”字當頭 淬煉成長
2020年度區級優秀教師劉瑞柯老師,自2013年踏入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和語文教學工作,無論何時,她總是謙遜謹慎,積極向上,秉承“愛心、細心、耐心”的原則,耕耘在平凡的三尺講臺,守師者初心,綻桃李芬芳。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劉瑞柯老師能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在工作之余,她時常用“鉆”的勁頭充實自己,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學習專業書籍,學習優秀課例,學習優秀事例,在不斷的學習中汲取營養,積累經驗,及時內化反思,實踐運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管理理念,很好地促進了自身的成長。
在這期間,她所撰寫的論文《微笑是給予學生最美的教育》獲得了河南省三等獎,撰寫的師德論文《種桃種李種春風》獲得了區級二等獎,所主持的課題《城鄉結合部小學六年級學生語文預習習慣的培養策略研究》獲得了市級三等獎。
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她辛苦的付出。
在教學中,劉瑞柯老師也同樣有一股“鉆”的勁頭,不僅細心鉆研教材,還認真研讀領悟教參,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努力備好每一節課。
隨著教齡的增加,雖然被告知可以寫簡單的教案,但是她仍然堅持按照自己的標準寫教案,把每一個環節的引導語該說什么都寫上去,做好充足的準備,書上密密麻麻的記錄就是上好課最有用的“法寶”。
劉瑞柯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初心和使命,在今后的歲月里,她將繼續揮灑智慧和汗水,耕耘三尺講臺,播撒桃李芬芳。
朱林老師:嚴于律己 做表率
2020年度區級優秀教師朱林老師,作為一個富有教育教學重任的班主任,要把一個班級領好,就務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修養,樹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做到忠于職守,以身作則。
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自己十分清楚自己的行為涵養對學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從教以來,她未曾曠過一天工,幾乎均為全勤。每一天的早操、課間操與同學們一齊出操喊口號;每周值日大掃除,自己也作為班級一員參與勞動。
正是由于這種“忠于職守,以身作則”的教育理念,在學生面前既不嚴苛,又不放誕,從而讓師生成為真正的朋友。
在教學方面更是嚴格要求自己,為了上好每一節語文課,她都會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因為教師的本職在于上好每一節課,向40分鐘要質量。
她認真備課,把握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在此基礎上通覽教材全部內容,遵循教育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和課程結構。
有一次早讀,她班一位小女生忘記帶課本了,她就把課本借給她了,早讀一下課,她就立馬跑的她面前問:“朱老師,您的書上怎么寫了這么多筆記啊?”
她說:“是啊,這是老師認真備課的痕跡。”
小女生說:“老師,您真厲害。”
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作為一名教育人,她們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用愛站穩三尺講臺,用平凡成就偉大,用責任譜寫時代樂章,用情懷和堅守不負黨和人民的時代重托。 (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