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與蟲草、人參并稱我國三大補藥,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對健康養生方式愈加重視,傳統名貴中藥材鹿茸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不過由于我國養殖鹿發展受限,供不應求的鹿茸類產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隨著2020年5月《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公布,養殖鹿政策得到松綁,相關企業開始布局更大的發展規模,養殖鹿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鹿茸等產品也有望走進更多尋常百姓家。
養殖場里“鹿憨憨”
說起鹿,總能想到輕巧靈動吉祥這些詞匯,而詩經中“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對鹿的描述也增添了人們對鹿群超凡與美好的想象。
近些年,梅花鹿似乎不再遙遠了,很多景區將梅花鹿打造成打卡一角,甚至短視頻平臺也有很多梅花鹿的可愛身影。
在河南洛陽市宜陽縣靈山寺附近一個梅花鹿養殖基地內,也有一群特別的鹿,它們在鹿苑內的小樹林中覓食、在鹿棚中休息,偶爾陌生人類闖入鹿苑,它們或是像雕塑一般靜靜佇立在草地里,臉上滿是不屑與淡然,一聲不吭只拿眼睛跟著你,仿佛以為自己偽裝成了人類識不破的雕塑;或是警惕地伸長脖子看著你,你熱情送過來的樹枝,它們也會湊過來淡然吃掉,然后繼續看著你,不慌張不諂媚……雖然超凡脫俗的性子一直沒被馴化,但它們為了涼快解暑滾進泥坑中、短絨毛上沾滿泥坨坨后,就從“機靈鬼”變成“鹿憨憨”了。
鹿群在這里安靜的生活繁衍,偶爾會為了爭奪配偶而挑起內戰,在大約十余年的鹿生里,它們有一項重要的任務,為人們提供鹿茸等人類需要的東西。
養殖鹿進入發展快車道
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生活方式的追捧,被稱為中藥材三大補品之一的鹿茸,因具有增強免疫力、強壯身體、抵抗衰老等保健作用,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其實鹿茸用于人類醫藥保健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據《本草綱目》記載,鹿幾乎全身都是寶,鹿茸、鹿角、鹿角膠、鹿角霜、鹿血、鹿腦、鹿尾、鹿腎、鹿筋、鹿脂、鹿肉、鹿頭肉、鹿骨、鹿齒、鹿髓等都可入藥,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能夠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而鹿的初生幼角——鹿茸更是被視作“寶中之寶”。
鹿產品需求與日俱增,但鹿類養殖規模卻增漲緩慢,由于我國茸用鹿主要來自梅花鹿和馬鹿,而這兩類鹿分別屬于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養殖鹿一直以野生動物管理,產業發展受到諸多限制。國內鹿茸產品供不應求,只得由國外進口,公開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鹿茸及粉末進口量穩定增漲,2020年國內市場消化進口鹿茸產品超過120噸。
鹿茸類產品可加工為中成藥或保健食品,但因為稀有昂貴,市場售賣鹿茸產品多以克為計量單位。據中國畜牧業協會鹿業分會相關數據表明,近三年,梅花鹿二杠茸干茸價格在10000元/千克左右,梅花鹿三杠茸干茸價格在5200元/千克左右,而馬鹿鹿茸因國外馴鹿茸等大量進入國內市場,導致價格稍低,大約在3000元/千克。
好在2020年5月27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公布,將鹿業正式納入畜牧業,此前備受限制的中國鹿業第一次正式進入“喇叭式”賽道,養殖鹿行業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靈山寺腳下將現“呦呦鹿鳴”
“看,那只梅花鹿應該已經受孕!”9月15日,在河南洛陽市宜陽縣九五鹿源養鹿場中,工作人員指著一間鹿棚中一只神情溫順的梅花鹿對記者說道。9月產茸期已過,鹿群正處于繁殖期,現在雄鹿頭上只留下割鹿茸留下的鹿角盤。
“鹿茸如果沒有及時割掉,就會骨化變成鹿角,在繁殖期則會打架引起鹿群傷亡,鹿角到了冬天就會脫落。”工作人員介紹,殘留的鹿角盤冬天也會脫落。
相較于性子剛烈的雄鹿,母鹿則較為柔和軟綿,一般養殖場雌雄鹿比例大約2:8,因為母鹿多用于繁殖,一年最多一胎,妊娠期7~8個月,收益周期較慢,因此養殖場多養殖可以產茸的雄鹿,一頭鹿可產茸十年左右。據工作人員介紹,一頭雄鹿一年可以割兩次鹿茸,雄鹿每年四五月開始長第一茬茸,6月割一次,8月割一次,每次割茸量有所不同,加上割鹿茸時收集鹿茸血等,大約能賣到10000元。
為了將鹿茸等產品發揮出最好的價值,目前,九五鹿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與民生藥業等國家中成藥重點生產企業合作開發有鹿茸粉、鹿角托盤粉、鹿茸臘片、鹿茸白片等多種規格的鹿產品及禮品,可滿足區域市場各類需求。
據悉,九五鹿源成立于2015年,當時的宜陽養殖基地是按照2千頭規模來建設的,不過由于此前各類限制,該公司把更多的梅花鹿養殖放到了吉林養殖基地,目前宜陽養殖基地有兩三百頭梅花鹿,迎著政策東風,九五鹿源正準備擴大宜陽養殖場鹿群規模,不久的將來,呦呦鹿鳴的場景也將在靈山寺腳下再現。(編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