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登記15年的結婚證被撤銷了,以實實在在的檢察履職為民營企業護航,新學期把法律送到學生家長身邊……連日來,全省各級檢察機關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瞄準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用身邊小案、小事傳遞著公平正義,釋放著檢察溫暖。
15年的煩心事解決了
“沒想到檢察院幫我解決了假重婚問題,我終于能辦理新結婚證、申請貸款購房了,謝謝檢察官!”日前,畢某聽到蘭考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齊改麗回復的喜訊后,激動不已。
2003年5月7日,畢某、郭某在蘭考縣某鄉民政所登記結婚。婚姻維持了一年多,二人到蘭考縣民政局協議離婚,然而,因為結婚證遺失又未找到原結婚登記檔案,沒有順利辦理。二人按照工作人員要求,在當日辦理了離婚登記和結婚登記,沒想到卻惹出了麻煩。
2019年夏天,畢某與現任丈夫秦某因購房需要,到蘭考縣民政局換領結婚證時,工作人員查詢發現,畢某與前夫郭某辦理的結婚登記仍然有效,還存在法律上的婚姻關系。原來,當年辦理離婚和結婚登記時,是先辦理了離婚登記,后辦理的結婚登記。要想申請注銷該婚姻登記,必須走訴訟程序,否則無法辦理。
畢某于2020年1月14日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縣民政局2004年8月為她和郭某頒發的結婚證。法院以超過法定最長起訴期限為由裁定駁回起訴,畢某不服后上訴,開封市中級法院維持原裁定。
今年,開封市檢察院在辦理其他案件時發現所轄縣區存在多起婚姻重復登記情形,指導各縣區檢察院審查婚姻登記類行政案件,畢某的案件就這樣被蘭考縣檢察院發現,檢察官齊改麗第一時間和她取得了聯系。
8月12日,畢某抱著一線希望來到檢察院,承辦檢察官迅速調取相關案卷材料,查詢當事人婚姻登記材料,詢問當事人婚姻現狀,多次與民政局相關人員溝通。最終認為,該案系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在履職過程中由于行政瑕疵行為引發的行政爭議案件,不但形成當事人形式上“重婚”的事實,而且造成當事人不能換領新結婚證、申請貸款購房等一系列后果,民政局存在違法進行婚姻登記的問題,依法應當予以糾正。
檢察院向縣民政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撤銷畢某與郭某的結婚登記,避免給當事人造成不良影響;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理婚姻登記,維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就這樣,畢某持續15年的婚姻重復登記被撤銷。
“相對不起訴” 為民營企業贏得生機
“今后我們一定嚴格遵紀守法,做到守法合規經營。”近日,在河南省禹州市檢察院舉行的一起擬不起訴案件公開聽證會上,涉案企業主李某、宋某、王某承諾。
李某、宋某、王某系禹州市某青灰瓦廠經營者。今年5月以來,為節省經營成本,他們利用強磁鐵干擾天然氣計量表的方式,盜竊天然氣共計9000余立方米,價值2.8萬余元。公安機關以涉嫌盜竊罪將李某等三人刑事拘留,并提請禹州市檢察院審查逮捕,該院檢察長汪偉宏承辦了這起涉企案件。
辦案過程中,禹州市檢察院嚴格落實涉企案件一案一評估機制,采取書面審、網上查、電話詢、實地走等方式對企業經營狀況進行評估,發現該青灰瓦廠員工10余名,受暴雨、疫情影響產品積壓,企業負擔工資、利息等成本壓力巨大,僅用氣成本每月就在10萬元以上,且案發后天然氣公司停止對其供氣,企業已長期停工。
汪偉宏認為,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無社會危險性,及時復工復產有利于穩就業,遂建議公安機關將李某等三人變更為取保候審強制措施,使他們能夠正常處理生產經營事務,籌措資金賠償被害單位的損失。同時,在該院的多次調解下,被害單位與李某等人達成和解,李某等人支付賠償款后,被害單位恢復供氣,企業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經營。
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后,將該案移送禹州市檢察院審查起訴。該院檢察官聯席會議對涉案金額2.8萬余元是否屬于犯罪情節輕微、能否適用相對不起訴有分歧。汪偉宏綜合評判社會危害性,認為該案三名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構成盜竊罪,但涉案企業一直守法經營,因經營困難才間歇性盜竊天然氣,主觀惡性不大,犯罪情節相對輕微,且已經積極退贓,與被害單位達成刑事和解,自愿認罪認罰,社會危害性已經消除,可以作相對不起訴處理。
為確保辦案效果,禹州市檢察院主動邀請該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被害企業代表、律師等,對這起擬不起訴案件召開公開聽證會。聽證人員經評議,一致同意檢察機關的不起訴處理意見。最終,該院依法對李某等三人作出不起訴決定,并邀請當地黨委政府、公安、稅務等人員到涉案企業參與公開宣告,取得良好的法治教育效果。
將法律送到學生、家長身邊
“多陪伴、多鼓勵,時刻關注孩子成長,將安全、守法作為第一要務……”新學期伊始,光山縣檢察院擔任法治副校長的檢察官們向該縣中小學校和學生、家長送去一封特殊的“信”。這封信由該院微信公眾號推送,在檢察官和學生家長的朋友圈里刷了屏。
在信中,檢察官通過典型案例故事,講述了什么是性侵害,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的具體表現形式,以及如何提高防范意識。此外,檢察官還從情緒管理、保護財產安全和預防犯罪等多方面,提醒家長教育未成年人遠離校園欺凌和電信詐騙。
為了將信中的普法內容及時送達學校、學生和家長,該院未檢部門充分發揮16名法治副校長的橋梁紐帶作用。法治副校長們一對一地將信件推送給學校校長、班主任和家長群,并將信中的內容作為開學第一課的重點,組織學生及家長學習、討論、互動,讓法律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