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時刻有多難,緊隨而至的幫扶就會多有力量。
河南7·20暴雨的緊急救援中,出現了一慕慕感人瞬間。滿幫集團、滿幫集團黨委、滿幫公益基金會聯合向河南卡友發放2000萬元救助金,有的貨運司機領到這筆錢,轉身要購買水泵救助被困小區,有的卡友奔赴新鄉受災一線來回免費承運一周,有的司機想要把救助金捐出去。
他們既是你我的影子,也映照著這個社會最干凈的底色。
【故事一:“車和人都沒損失,頂多就是少跑趟活兒,這筆錢應該用到災區”】
兩次接到滿幫平臺發來的1000元救助金申報短信息時,貨車司機段師傅都沒當回事,刪除了短信。
后來,他打過去電話咨詢,確認了是滿幫平臺針對暴雨中受災河南司機的救助。
段師傅用“雪中送炭”來形容這筆錢對于自己的重要性,“疫情中已經小半月沒掙到錢,再加上房租開支,有點難熬。我原想平臺頂多給個100元就可以了,人家直接給了1000元,這個錢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少了。”
段師傅跑新鄉鄭州線路。7·20暴雨后,兩地恰好都是受災區,他免費承運,來回跑了一個禮拜。他幫帶貨主播免費往新鄉運送方便面、礦泉水,給慈善機構往牧野區送物資。別人問他“能不能去”,他沒有二話。
按照他的話說,“我的車和人都沒損失,頂多就是少跑趟活兒,我想著這筆錢不屬于自己,應該用到災區。”
那會兒,不少小區地下室積水嚴重。他和另外兩個司機師傅一合計,每個人從1000元補助中兌出來一些錢,買水泵救急。但是問了一圈,水泵已賣空。
段師傅原先做酒店管理,聽朋友推薦,今年5月加入滿幫,租賃了一輛4.2米廂式貨車,跑起了運輸。
家里經濟壓力大。六年前, 他做生意賠得血本無歸,回滑縣老家找了份工作謀生。前年,哥哥因車禍去世,父母尚未從失子痛苦中走出來,父親又在去年查出癌癥。一家人陷入困頓。
加入滿幫后,段師傅靠著平臺的訂單跑運輸,一個月扣除各項開支,能凈落七八千元。這個工資對于濮陽的農村人來說,并不少。
“力所能及地去幫助更多的人吧,也算是為老人祈福!”段師傅說。
【故事二:“救助金我不要了,你們平臺直接捐出去吧”】
河南7·20暴雨后,滿幫平臺貨車司機韓曉波,拉了滿滿一車消毒液,跋涉700多公里,跑了十多個小時,從西安運抵受災區鄭州。
這趟運輸,他沒有收運費。
免費運輸的想法,來自于一份樸素的動機。當時,滿幫平臺給河南貨運司機提供了一筆救助金。老家滑縣的司機韓曉波在重慶回鄭的路上,獲悉有這筆救助金。他當時脫口而出,“錢我不要了,我也沒受災,我也不知道怎么捐,你們(平臺)直接給捐出去吧!”
最后推脫不掉,韓曉波領了這筆救助金。拿著這筆錢,心里過意不去,回來和愛人一商量,倆人想“免費拉救助物資”,來表達感謝。
韓曉波1989年生人,之前在工地上謀生。去年聽村里人介紹開貨車能掙錢,就貸款買了輛4.2米高欄貨車,加入滿幫平臺,專職搞運輸。
家里有兩個孩子嗷嗷待哺,這對于步入中年的韓曉波來說,亞歷山大。跑運輸后,心里稍微有了底氣,平均一個月能拿一萬多元工資,在村里屬于中等水平。
農村人的善良、貨運司機的慷慨質樸,在韓曉波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村里種蒜戶比較多,但是常買到劣質蒜種。跑運輸的韓曉波見多識廣,幫相鄉親聯系到了一個優質經銷商,不僅是優質蒜種,而且一斤能便宜五六毛,5-10畝地種下來能省個一兩千元。他還幫相鄉親免費運輸。
路上遇到電動車沒電的人,他主動送人回家。后來倆人成了朋友,對方是賣仿古家具的,運貨就找韓曉波,運費給的也高。
談及未來,韓曉波說,“我就想好好跑車,多掙錢養家。”
【故事三:“我也是農村長大的,看新聞受災嚴重,想著能幫一把”】
貨運司機馬大川,老家恰好位于郭家咀水庫的泄洪區。政府通知居民撤離時,他還在新鄭跑車。
他在車里捱過了難熬一夜,路上不斷有塌方。7月21日凌晨聯系上了妻兒。鄰居要去酒店避險,馬大川囊中羞澀,鄰居說“給你訂過房間了,你們來吧!”
馬大川還是沒去,鄰居又轉來了100元,說給孩子買點吃的。馬大川沒收,但是他心里滿滿的感動。
隔天,他就帶著這份感動,奔赴了新鄉受災一線,免費承運物資。
他送去了500件礦泉水、200箱方便面,沒收運費,空車回來,動機也很樸素,“我也是農村長大的,看新聞受災嚴重,想著能幫一把。”
馬大川1986年生人,經歷了很多同齡人可能難以經歷的曲折。母親腦溢血,去年去世,父親抑郁癥,最后也撒手人寰。因為看病,家里欠下不少債。家里還有一個不到3歲的孩子,嗷嗷待哺。
之前,馬大川做打印機銷售,遭遇行業低迷。聽朋友說“干貨運,辛苦點,但能賺錢”,去年10月份,他轉入滿幫平臺,貸款買了輛4.2米廂式貨車,成為一名司機。
他每天早上7點出門,晚上七八點回家。天冷和春節是旺季,他一個月扣除過路費、油費,能賺一萬五,夏天淡季能掙八九千元。一年下來,他前后還掉了五六萬元外債。
這次他也拿到了滿幫平臺的救助金。他說,“只要人在,日子就會慢慢好起來。”
患難時刻見真情。7月22日,滿幫集團、滿幫集團黨委、滿幫公益基金會聯合向河南受災地區卡友發放2000萬元救助金。出乎意料的是,這些文化素質水平并不高的卡友,卻以一種捐助災區或者免費承運的形式,帶給我們太多感動。
他們并非家財萬貫。相反,這些卡友,或者出身農村、身背外債,或者肩負養家糊口重擔、借貨運謀生,洪災、疫情導致大半月沒生意,更讓他們雪上加霜。即便如此缺錢情況下,他們依然做出了善良的舉動,將利益放在了人性和善良之后。
他們不一定是家庭的頂梁,卻一定是這個城市最美的逆行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