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挺進鄭州,一舉殲滅敵四十軍。此戰殲敵1600余人,俘虜近9000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黃河大橋安然無恙歸我軍所有,鄭州即宣告解放。
2021年10月22日,是解放鄭州73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曾經參與解放鄭州的革命先輩靳鐘、林影紀念像落成揭幕暨鄭州解放紀念廣場啟動儀式,在河南福壽園舉行。
解放鄭州意義重大 鞭策鼓舞青少年
“鄭州,是九縱打下的第一座大城市,那時還叫鄭縣。”原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楊武少將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鄭州地理位置重要,被稱為“十字城”,鄭州戰役,就是打響淮海戰役的前奏。據原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向孝民介紹,毛主席專門發來賀電,我軍控制平漢、隴海鐵路樞紐,為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共同發起淮海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
楊武表示,解放鄭州的意義非常大,他在河南多年,還沒有見到這樣的紀念活動,“這個園區肯定會給鄭州的青少年帶來無比的鞭策和鼓舞”。
在解放鄭州戰役中,靳鐘時任中野九縱79團參謀長,全程參與指揮戰斗。靳鐘早年參加革命,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重大歷史時期,在烽火硝煙的歲月里,他與同為革命軍人的林影結為夫妻,相扶相伴一個甲子。
“鄭州,是先輩們戰斗過的地方,在這里樹立靳鐘、林影夫婦紀念塑像,是有特殊意義的。”向孝民在儀式上致辭稱,這不僅是晚輩兒女們、老十五軍二代的崇敬與思念的心意,更是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的可視可觸的空間。
革命伉儷后世楷模 今日盛世正如所愿
電影《長津湖》中,有句臺詞令人印象深刻:這一仗我們不打,我們的后代就要打。
據靳鐘、林影之女靳林婭介紹,朝鮮戰爭爆發后,靳鐘和林影先后隨部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時任志愿軍第十五軍炮兵指揮室主任的靳鐘率炮兵參加上甘嶺戰役,歷時43天,粉碎了敵人的企圖,打出了國威軍威。林影則奉命回國籌建志愿軍育才第一學校,并親任校長,為國家培養人才。
在談到靳鐘、林影夫婦時,向孝民的聲音有些哽咽。因為靳鐘、林影是向孝民父母最好的、和過命的戰友、兄弟姐妹,也是他最親的人。他們的身上有四點讓向孝民印象深刻:對黨忠誠、勇敢不怕犧牲、善于學習,對人民群眾好。
福壽園國際集團首席品牌官李經衡在儀式上滿懷深情地致辭:“你們當年打的那一仗,讓中原再無戰爭,今日鄭州已是繁華如雪。今日之盛世,正如他們所愿。”
靳鐘、林影紀念塑像揭幕
“十月二十二,偉大的那一天,嘩啦啦砸開了鐵索鏈,咱們的鄭州解放了!翻開霧云見晴天。市民十六萬,受苦又受難,盼來了共產黨拯救咱……”現場全體人員共同唱響《鄭州解放之歌》。隨后家屬代表靳林娜向河南福壽園捐贈靳鐘書法作品,河南福壽園總經理陳振楠受贈。
“純銅一體鑄造而成,展現了他們革命一生的大無畏精神,給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豐碑楷模。”靳鐘、林影雕塑紀念像由河南雕塑壁畫院雕塑家虞曉明創作。家屬代表靳林婭、靳林柯,嘉賓代表向孝民、楊武,福壽園國際集團總裁助理金磊屹,福壽園國際集團河南區域總經理王海明共同為紀念像揭幕。
(編輯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