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監管到底管什么?
怎樣識別假、劣藥品?
10月29日,2021年河南省暨省會鄭州安全用藥月活動啟動儀式和廣場咨詢活動在鄭州市凱旋廣場舉行。
此次廣場咨詢活動是2021年河南省“安全用藥月”重點活動之一,旨在宣傳普及安全用藥科普知識,提高公眾藥品科學素養,引導社會合理用藥行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藥品監管——“藥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環節”】
在鄭州市凱旋廣場,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機關各處室、監管分局、直屬各單位負責人、鄭州市市場監管系統、各區市場監管局監管人員、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一早便搭好了展位,等待市民的咨詢。
藥品監管到底管什么?
據鄭州市市場監管局藥品流通相關負責人介紹,藥品監管主要指的是藥品監管部門對藥品質量的監管以及注冊、生產、流通、使用各環節合法合規經營的監管,也就是“藥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環節”。
“藥品的生命周期”從廣義上講是指從藥品的研發開始,到注冊評價、上市使用,再評價,直至由于市場等原因退市的整個過程,也是分為開發期、引進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五個階段。
從狹義上講就是該藥品在第一個劑型和適應癥的開發、上市銷售之后,為了維持和增長該藥品的銷售額和利潤,以及防御該藥品的銷售額和利潤免受競爭藥品的沖擊所采取的所有措施。
藥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伴隨著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全面施行,《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藥品上市后變更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陸續出臺,我國藥品全生命周期監管“閉環”加速形成。
【假若購買了假劣藥品或可疑藥品,盡量保留相關證據】
在利益的驅使下,假劣藥品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消費者應該如何識別假劣藥品?
據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購買藥品要購買整瓶、整盒的藥品。要先看標簽印刷得是否正規、項目是否齊全。國家規定藥品的標簽必須印有注冊商標、批準文號、藥品名稱、產品批號、生產企業。其中商標和批準文號尤為重要,如果沒有或印刷的不規范,即可視為假藥。
無論針、片、丸、粉和水、酊劑以及藥材,凡見有發霉、潮解、結塊或有異臭、異味;片劑色澤不一致者,即可視為劣藥。標簽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過有效期的藥品,也可視為劣藥。
同時,不要向游醫和地攤藥販以及“賣藝人”買藥。
鄭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假若購買了假劣藥品或可疑藥品,請盡量保留相關證據,包括購買的藥品實物及其包裝、購買藥品的憑據,如銷售票據、小票、發票等。就近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
對醫療機構使用藥品造成損害的情況,涉嫌藥品質量問題的應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涉嫌醫務人員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非合理用藥的,應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反映。
【9項重點活動,營造藥品安全共治共享良好氛圍】
藥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健康,事關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安全。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總監李國輝要求,河南省藥品監管系統要牢記初心使命,始終堅持生命至上,強化新冠疫苗藥品和防護類醫療器械質量監管,全力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大局;始終堅持創新發展,進一步優化審評審批,支持企業研發創新,積極推動河南省由藥品產業大省向產業強省轉變;始終堅持底線思維,改進監管方式,強化風險管控,開展專項整治,嚴懲違法行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據悉,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安全用藥月”期間組織策劃了一系列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活動。通過安全用藥廣場咨詢、藥品安全知識大講堂、中藥標本館開放日、共建藥品安全防線推動鄉村振興、中醫藥創新與發展論壇、藥品安全系列科普宣傳、安全用藥系列訪談、安全用藥堅守初心先進人物系列對話、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等9項重點活動,普及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知識,增強藥品企業守法經營意識,積極動員社會各界更加關心、支持藥品監管工作,共同營造藥品安全共治共享良好氛圍。
河南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也積極采取措施,將結合本地實際,組織開展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將安全用藥科普宣傳走向社區、學校、農村、機關,向廣大群眾和消費者普及科學、合理、有價值的知識和理念,引導群眾安全用藥、合理用藥。
監制:趙強
統籌:王俊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