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
11月11日,哈?電動車發布雙十一戰報:雙十一期間,哈?兩輪電動車列直播汽車(大出行)總榜第一,天貓店鋪榜銷量電動車行業排名第二,GMV行業排名第三。這僅是哈?電動車的天貓雙十一首秀。這也意味著,成立僅一年的哈?電動車,已經正式成為兩輪電動車行業一股新勢力。
【在大出行行業,哈?店鋪直播銷量僅次于特斯拉】
據哈?電商負責人張俊介紹,今年雙十一電動車的銷量呈現出“杠鈴式”爆發的特點。第一波銷售高峰出現在11月1日至3日,哈?電動車成為兩輪車品類“明星品牌”、“超高速增長品牌”,持續占領“成交TOP榜”前五。哈?電動車此時段累計銷售件數行業第二,單店成交額居行業第三。
第二波銷售高峰來自11月10日,隨著薇婭等主播的加入,哈?電動車智能、時尚、品質感且兼具性價比的產品特點被更多用戶關注到,線上銷售迎來第二波爆發。天貓數據顯示,10日起,哈?電動車的銷量就一直霸榜電動車行業第一,大出行第二,大出行行業店鋪直播銷量僅次于特斯拉。
火爆的線上銷售背后,是哈?電動車對線上用戶體驗的深刻洞察。因交付、體驗、售后上存在很多短板,電動車一直被認為是電商領域的“最后一片藍海”,線上滲透率遠低于3C、家電等其他商品品類。
為了讓用戶的線上購買有更好的體驗,哈?電動車在此次雙十一祭出兩大“殺手锏”。一是在重點城市投入自營倉,實現哈?直送,首創核心區域72小時確保送達的行業新模式。此外,下單用戶也可以選擇“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新零售模式,既能享受線上下單的便利,又能實現附近哈?門店的試騎。
【雙十一銷售額top3:哈?、九號、小牛】
據行業人士介紹,相較于今年的618,或過去的電商節,今年雙十一的電動車銷售還呈現出一個明顯的特征:即以哈?為代表的電動車“新勢力”的崛起。據介紹,以618為例,天貓銷售前五的品牌中,只有兩家與電動車傳統排名接近,其他均為不知名淘品牌;雙十一時,銷售額top前三均為哈?、九號、小牛等造車新勢力。
這也意味著電動車實力品牌的正式入場。張俊表示,電動車新勢力之所以在電商渠道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除了新品牌能從機制上快速銜接線上化新渠道,更是因為以哈?為代表的電動車企業,能更關注用戶的體驗,從研發開始,到交付到用戶手中,能夠全周期的關注到用戶體驗的點點滴滴。
哈?出行于2020年7月正式進軍自主品牌的電動車業務。哈?執行總裁李開逐日前發出的內部全員信顯示,哈?電動車用一年時間,在銷量和線下門店拓展上取得了傳統品牌多年積累的成績。2022年,哈?將基于產品的智能化、時尚化做更多的創新,同時通過新零售、新服務模式更好的去服務用戶。據悉,為了加強在生產端的能力,哈?電動車已在天津、無錫建成兩個“超級工廠”,快速獲得了穩定的生產能力。
【在全國開出3000多家高質量專賣店】
2021年度,哈?在全國開出3000多家高質量的專賣店,拓店速度行業第一。
作為傳統電動車門店轉型代表,哈?杭州金禾街旗艦店店主魏建芳對哈?速度感觸極深。其經營電動車產品十幾年,傳統售賣模式下每天坐店等客戶上門,同時受上游渠道壓力,需要進行大量的備貨,帶來了極大的經營壓力和倉儲成本。
“哈?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改變是從以前坐在家里等客上門的‘坐商’變成了‘行商’,實現了低庫存,甚至零庫存售賣,我們可以依靠哈?巨大的平臺流量導入,也能夠通過手機營銷工具服務門店周邊的意向用戶”,魏建芳表示,雙十一大促期間,這種流量賦能變得更為直接有效。
哈?對外招商資料顯示,降低獲客成交成本和終端數字化管理系統成為門店升級的重磅內容。一方面,哈?電動車搭建自有+外部線上平臺引流,并通過流量分發觸達到實體門店;另外一方面,面向門店提供終端數字化管理后臺,實現對門店進銷存、財務、訂單和用戶服務響應等一站式管理,實現敏捷銷售,降低門店經營壓力。
和哈?合作一年多,魏建芳已經開出了今年的第二家新店,自去年合作以來,目前門店平均每天銷量相比合作之前翻番,相比傳統開店模式她的收入增長至少50%。“一天賣出去十幾臺成為家常便飯,很多顧客是通過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新零售方式購買電動車的”,魏建芳表示。
監制:趙 強
統籌:王俊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