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你可能想過“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也可能想過“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可你想過將這些夢想變成現實嗎?
近日,鄭州市二七區隴海中路小學的師生就把理想變成了現實。
據了解,在隴海中路小學的校園里,繼去年的陽光小田之后,學校又建了一個農具館,再一次吸引了全校師生的目光。
11月18日下午,到了農具館開放時間,提前預約的同學們來到農具館進行參觀。
師生來到農具館的門口,抬頭看見一個醒目的牌匾,上寫:“歸園田居”四字。
走近農具館,學生看到了太多“新奇”的農具。
在這里,學生會見到中國傳統農具——犁,它是一種耕地翻土的工具,以前叫做耒耜。
學生還會見到像梯子一樣的農具叫做耙(b?),橫著在農田里用來把翻出來的大土塊弄碎。
他們還會見到大肚子、長手臂、三角腿的耬車。
此外,農具館里還有砘、鋤頭、鐮、鏟、锨、鍬、叉、斗、?等。
每一件農具都凝結著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它們的形狀和結構都有著科學道理。
它們記錄著農業發展的歷史軌跡,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質。
學生們一邊聽著講解員的講解,一邊忍不住湊上前去近距離觀察,有的同學們表示自己已經參觀好幾次了。
今年,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學生的課業壓力也逐漸降低,作為學校的特色勞動課程,陽光小田和農具館成了師生心中的“桃花源”。
學校領導表示,要讓學習和工作在這所學校的師生都能體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生活,安心工作,快樂生活!(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高嵩 通訊員 王娟)
編輯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