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高鴿
為加強學校的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做好入團積極分子教育培養工作,系好團員成長發展的“第一顆紐扣”,11月24至26日,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開展新一期的系列團課活動。
團課首課: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共青團的誕生
來自七年級的魏亞敏老師為全體入團積極分子們上了系列團課的第一課——《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青團的誕生》。
魏亞敏老師由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條件引入,讓入團積極分子們充分了解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大歷史意義。
現場,魏亞敏引用文獻和圖片資料,給同學們詳細講解了中國共青團的誕生與發展,讓大家明白了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重大意義。
學習“七一勛章”獲得者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
七年級常君雪老師將系列團課第二課定為“以實際行動學習’七一勛章’獲得者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
常君雪由致敬“七一勛章”獲得者導入,帶領學生們了解他們的事跡,感受他們身上的寶貴精神。
常君雪說:“‘七一勛章’獲得者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我們應該弘揚功勛精神,砥礪前行力量。”
常君雪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能夠以這些平凡英雄為標桿,堅定理想信念,接過前輩的信仰火炬,燭照奮進之路。
《新青年》的“朋友圈”與建黨偉業
來自七年級的蘇麗杰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節別開生面的主題團課,蘇麗杰以《新青年》雜志為主線,講述了從《青年雜志》到《新青年》的轉變過程,接著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介紹了《新青年》“朋友圈”的發展歷程。
最后,蘇麗杰帶學生認識了《新青年》雜志的重要性:《新青年》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啟明星,照亮了探索民族救亡的復興之路,吹響了思想解放的號角,激勵了一代奮進青年選擇了理想信念。
學生們受益匪淺,在最后的分享環節,大家積極發言,共同分享此次團課的學習心得。
為期三天的系列團課讓全體入團積極分子們更加明白了自己肩上的社會責任感,這次系列團課是對入團積極分子們進行的系統的教育和培訓,讓同學們更加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對幫助同學們于青年時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擺正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邁好人生的第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