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郝甜
為實現“雙減”政策下語文課堂提質增效,深入踐行新課標理念,全面提升教師學科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12月7日,鄭州市惠濟區東風路小學語文學科全體老師參加線上“鄭州市小學語文學科統編教材習作教學觀摩活動”。
活動分為示范課展示、教研員點評和教師研討三個環節。
示范展示課主要以作文教學為切入點,打造高效、高質、高能的課堂教學。
管城區東關小學崔玉玲老師的習作修改課《我和_____過一天》利用文段讓學生以“想象豐富,表達清楚”的標準評價、賞析,逐步明確自己的習作應在哪一部分修改,如何按照評價標準修改。
經開區朝鳳路小學趙文嘉老師的習作課《那次玩得可真高興》以游戲開場,為習作課創設了良好氛圍,整節課趙老師帶領學生構思寫什么、如何寫,指導學生充分溝通交流,使學生的習作能夠水到渠成。
高新區創新實驗學校李艷老師的習作課《學寫倡議書》目標明確,符合六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需求,放手讓學生利用表格將倡議條理化,三個學習任務清晰,使學生練習效率大大提高,在分享時有話可說。
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小學語文教研員余昆侖老師對三節示范課進行了點評并對全市語文老師提出了希望。余昆侖指出:“文章不厭百回改”,好的習作是改出來的,教師在執教的時候要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內容,找準習作教學的“支架”,指向學生“寫作素養”的培養。希望全體語文老師能做到“好學、善思”,不斷學習,朝著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不斷前行。
觀摩活動結束后,學校全體語文老師進行了分組研討和教研組線上交流。老師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收獲頗豐,希望能借助“雙減”政策的東風,通過認真研究,不斷實踐,找到自己習作教學的“金鑰匙”,打開語文高效課堂“智慧之門”,開啟教書育人“愛心之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