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侯偉斌“火”了。
這位鄭州市管城區星火路小學的教師,因自費給班上的學生分發護手霜,展現出了與外表有著“反差萌”的溫柔和細心;他分發護手霜的視頻,也被河南省教育廳官方抖音、快手轉載。
但對侯偉斌來說,這只是11年來教學生涯里最普通的一件事。
自2010年9月踏上講臺、投身到農村教育以來,他用11年的愛心、細心和真心,共同成就了如今溫文而有力量的風格。
愛心:做一個有溫度的教育者
教育家夏?尊先生在《愛的教育》中強調:“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夏?尊的話,是侯偉斌從教以來內心最真誠的堅守:對學生抱有始終如一的愛心。
正是因為有著對學生的關心和關愛,他才能在農村教育、一線教育的崗位上堅守11年,同時也在守望更多的11年。
也正是因為這份純粹的愛,讓他不計得失地向學生傾注愛心。
給孩子們準備護手霜是如此,為孩子們備好水杯架也是如此。
在侯偉斌的班上,有一個精致的多層木架,上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學生的水杯。
“一年四季,孩子們喝水都會用到水杯。”侯偉斌說,“我們班上的孩子年紀還小,加上課桌空間有限,很容易不小心就把放在桌角的水杯打掉。現在是冬季,不論是塑料杯灑出來的熱水,還是玻璃杯摔碎后的玻璃碴,都是很危險的。”
為此,侯偉斌特意在網上選購了水杯架,并花了半個小時組裝好帶到班里來,專門供孩子們放水杯。
“孩子們有了統一放杯子的地方,喝水的時候也自然而然地走了幾步,而且他們之間的交流也多了個‘飲水角’的場地。”侯偉斌笑著說。
細心:做一個有細節的教育者
教育者要“耳聽四路眼觀八方”,特別是作為小學教師,侯偉斌深知自己承擔著守護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的重任。
這造就了他與外表不相符的“細心”。
作為一名學生眼中“五大三粗”的男教師,侯偉斌的心卻特別細膩,尤其注重與孩子們相關的一切細節。
就拿“護手霜”來說,他發現到了冬天以后,孩子們的手總是很干燥,個別的甚至幾乎到了皸裂的程度。
“有一個孩子是練鋼琴的,但是他的手也是一樣的很干。”侯偉斌說。
師者父母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靈機一動,想到了護手霜。
為了保障安全,他在市面上仔細挑選了幾種護手霜,并提前自己試用一周后才選定給孩子們發的種類;為了方便學生攜帶、經常涂抹,他特意選擇了分量較小的便攜版;為了確保孩子們使用得當,他在那一周的活動課上向家長們通報了護手霜的事情,并一再叮囑家長們要時刻注意,有任何不良反應及時和自己聯系。
侯偉斌的心,是在11年的教師、班主任的從業經歷中變得越發柔軟的。
連給孩子們買水杯架,他也會思慮再三,首先排除了不銹鋼、鐵質的架子。
真心:做一個有真情的教育者
“在什么樣的崗位,就要有什么樣的擔當。”這是侯偉斌從教11年感觸最深的一句話。
做教師,就要教書育人;做班主任,就要肩扛責任;做教導主任,就要搞好課程研究。
回顧11載從教之路,侯偉斌始終抱著一份真情、用一份真心,認真對待每一份工作。
踏上工作崗位以來,他始終堅持不斷學習,堅持閱讀有關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教育教學刊物,虛心學習老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
在真聽真看真學中,他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面對學生,他以最真誠的態度教授知識、傳遞做人的道理;面對家長,他平等交流、密切聯系,共同守護學生的成長;面對同事,他盡心盡力地幫助,一起探討教育教學更好更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