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青島啤酒創新事業部副總經理史永剛在參加第19屆中國營銷盛典暨首屆中國商業流通大會上,講述了互聯網時代下,百年品牌青島啤酒如何不斷迭代,和青年人玩在一起的話題。
作為一家118年歷史的企業,雖然已經是個老品牌,但除了傳統營銷,電子商務營銷也成為快消品學習對象。
史永剛提到,在私域流量釋放會員貢獻力方面,青島啤酒做到抓好自己的核心陣地、多樣化內容和焦點收割問題。比如在小紅書或者大眾點評、餓了么、抖音種完以后,都可以回到站內再做一些種草。種草路徑也從原來的圖文互聯網進入到視頻直播、多端視頻。
種草以后,怎樣取得精細化人群?
史永剛提到,橫向來看就是品牌潛力人群、品牌人群特征、溝通策略。青島啤酒在每一個層面種草策略不一樣,傳統青島啤酒是普惠大眾啤酒、新白酒圍繞新銳白領聚焦一到三線客群來做。
青島啤酒會員從哪里來?
史永剛提到,70%靠公域流量來,70%公域給青島啤酒沉淀30%的粉絲。這30%的粉絲再沉淀成為會員。也就是說,每一個企業離不開公域,也有企業做自己的app等私域。其實沒有大量購買剛性頻率時,也就是高頻購買頻率時,你的私域就變得沒有任何作用,所以青島啤酒不會建自己的APP,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想喝青島啤酒的時候,還要先找到青島啤酒APP。
私域建在哪一個地方比較好?
史永剛認為,私域建在最方便觸達、發優惠券、變現的地方,這就是最好的。比如企業公眾號有一千萬粉絲,但是打開率低,可能就不是企業的私域,有可能一篇軟文掉10%的粉絲,所以私域對企業是否有用也要慎重考慮。
百年品牌如何不斷迭代,和青年人玩在一起?
史永剛提到不斷選擇代言人的問題,以及青島純生×SmileyWorld聯名款跨界雙十一等玩法,讓消費者產生打卡動機。在直播方面,青島啤酒還做很多垂類達人和腰部主播的直播,這些是真正給企業貢獻利潤的主播。青島啤酒打造直播矩陣的策略是,少頭部、多腰部和自播。
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