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高校學子在校期間,可以學的更快更好,對知識的吸收更為全面,一直以來都是高校教師們研究的“重點問題”。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鄭州大學張曉昱老師憑借對教學模式的“更新升級”,成功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她所帶領的兩組研究生在全國研究生組市場調查大賽總決賽中,均取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教學模式“更新升級”: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導者】
據鄭州大學張曉昱老師介紹,她參與的教改重點項目《“學”與“習”相混合的研究生教學模式改革及效果評價體系研究》,是將混合式學習這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實際課堂教學中,建構具體可行的“學”與“習”相混合的教學改革模式。
據了解,該模式強調課堂學和課下習,線上線下學和習的混合,其成果應用于多門課程。
張曉昱介紹道,教改過程中,她經常鼓勵同學們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中,鼓勵學生翻轉課堂,并參加各種創新創業類比賽,“我帶的兩組研究生在全國研究生組市場調查大賽總決賽中,都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學”和“習”相混合,促進師生良好溝通】
據悉,張曉昱參與的教學改革,改變了課程設置的單向性和封閉性,增強教學實踐中除常規課程以外的可選擇面,不受現有教材限制,不受工具理性的局限,變固定的教學目標設置為多元化、可調控的教學意向操作,使課程體系各要素更符合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需要。
項目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導高等院校管理部門開展有“學”和“習”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和學業成績考核方法的改革,并建立相應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有利于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增強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增加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教改也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更有利于復合經濟型人才的培養。”張曉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