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守在抗疫前線,媽媽醫院值班,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七年級學生王梓涵在網課期間主動承擔照顧妹妹的責任。
她有一個愿望:期待疫情早日結束,能和爸爸媽媽一起過年。
這樣的場景,不斷的在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網課中上演著。
在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七年級9班班主任張小青正帶領學生們分秒必爭,備戰期末。
在緊張的氛圍中,師生同心,涌現著數不清的感人的事兒。
張小青老師充分發揮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班級管理方式,調動班內學習小組和家委會成員的積極性。
每天七年級9班的家委會成員自動發起全方位打卡活動,督促孩子們按時提交各項作業,提醒孩子們跟著體育老師堅持體育運動。
家長們積極配合任課老師,及時回復群消息,監督孩子學習備考的主戰場。同時,家長們陪同孩子一起讀書,分享讀書心得,既促進了親子關系,又同時得到了提升。
“盡管有些家長還堅守在工作崗位或忙于家庭的照看,但是他們為了孩子的成長,完成了一項又一項任務,毫無疑問他們就是最有力的后勤保障軍。”張小青說。
七年級9班教師分小組通過視頻會議,制定了小組學習計劃,并每天進行匯報總結。從清晨的課前預習到下午的自主學堂,組內成員互相監督,攜手同行。對于需要特殊關愛的孩子們,組長媽媽們也會電話私信家長,并和孩子們親切交流溝通,及時解決作業難題,嚴格要求孩子們今日事今日畢。
因父母為抗疫一線工作者,七年級9班學生王梓涵,主動承擔起照顧自己和妹妹的任務,從沒有缺席過一次集體學習。
“爸爸守在抗疫前線,參與鄭州市全員核酸檢測,媽媽在醫院值班,但是她依舊會照顧好自己和妹妹,不讓父母操心,讓他們把更多的時間留給需要救治的病人,期待著疫情結束的那天,爸爸媽媽能早日回到家中,一起過年。”王梓涵說。
周思語的爸爸媽媽都要上班,網課期間,周思語一邊自覺上網課,一邊照顧5歲半的妹妹。妹妹在姐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影響下,自己穿衣洗漱吃早飯。
在姐姐上課的時候,妹妹一個人聽話地在客廳里畫畫,從不打擾姐姐上課。
雖然隔著屏幕,相聚云端,但是班內每一天都閃現著令人動容的時刻。張小青老師每天將自己的感動分享在班級群內,這無疑是孩子們最好的德育。
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涌現著無數的感人瞬間,這些瞬間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得以保存。
云端的日子讓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的所有師生和家庭看到了集體的可愛和可信,成長的自主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