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一個同事的親屬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因當地無法手術,轉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神外,經過科室團隊的不懈努力,最終化險為夷。
這也讓我想起了一件事,在前年的時候,醫院提供福利,用最大程度的優惠為員工及家屬做頭顱MRA篩查,當時就查出幾例與之相關的病例。但是還有部分人以為自已很健康,疾病離自已很遠,沒有把這當回事。
可是,人生無常,誰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所以,我覺得我有責任和必要再跟大家科普一下,顱內動脈瘤破裂的一些事兒。
動脈瘤年發生率6-35.3/10萬,相當于萬里挑一,在腦血管意外中,動脈瘤破裂出血僅次于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
本病破裂出血的患者約1/3在就診以前死亡,1/3死于醫院內,1/3經過治療得以生存(摘自神經外科學第二版,趙繼宗主編)。如果你認為發病率不高,還不能說服你去體檢,那我來講一下我在進修期間的兩個真實病歷,希望能讓您改變不體檢的看法。
01中年女性
10小時前突發頭痛,7小時前出現左側肢體偏癱、惡心、嘔吐,頭顱CT提示蛛血合并腦內出血,CTA及DSA提示右側頸內動脈床突段動脈瘤樣突起(見下圖),手術準備過程中突發昏迷,右側瞳孔散大,Hunt-Hess4級,急診開顱。
(CTA及DSA提示右側頸內動脈床突段動脈瘤)

術中(見上圖)僅見頸內動脈破口及周圍血塊,不見動脈瘤及瘤頸,這種假性動脈瘤平時就是個血泡,俗稱血泡樣動脈瘤,如果沒破裂可以自由選擇血管內治療或開顱手術,一旦破裂無法進行有效血管內治療及包裹加固。
慶幸的是,這位患者因為當時就診于301醫院,主診醫師有很嫻熟的顯微血管吻合技術,對這種病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在阻斷頸內動脈一定時間內完成破口顯微血管吻合。
(圖片已做虛化處理)
02老年男性
一月內多次摔跤,記憶力下降,相信很多人看見片子都認為只有慢性硬膜下血腫,腦室擴大。
可進一步檢查發現了問題,右側大腦中動脈分叉有動脈
術中發現更讓人大吃一驚,瘤壁硬化嚴重,呈梭形
(圖片已做虛化處理)
因生命危急,該患者術前來不及做CTA,術中發現動脈瘤無法夾閉,但是好在這件事發生在大醫院,主診醫師經驗豐富,能夠及時補救。
由此可見,動脈瘤就像埋在體內的一顆“不定時炸彈”。逐漸長大的動脈瘤可能會壓迫腦組織和腦神經,輕者可以出現復視、視力受損、眼瞼下垂等癥狀,還有更加嚴重的壓迫癥狀,比如壓迫腦干造成呼吸衰竭;還可導致長期的不適感,比如頭疼;動脈瘤一旦破裂,會造成致命性的出血。通過這兩個病歷告訴大家:動脈瘤破裂以后誤診率增高,處理起來非常麻煩,很多人有可能止步于就診的路上;有些動脈瘤的急診手術,無法做充分的檢查,手術風險也會增高。
那么,腦動脈瘤如何預防呢?
嚴格控制血壓,血壓升高極易導致動脈瘤破裂;
避免劇烈運動,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要特別注意排便時不要用力過猛,慢性咳嗽者也要警惕;
避免情緒波動,保持心態平和,用良好的心態來面對生活。
注重科學飲食,平時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不宜吃高脂肪、高糖、高鹽的食物,可以選擇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多一些魚,魚有助于動脈瘤的預防。

最后,再一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定時體檢,定時體檢,定時體檢(重要的話說三遍)。特別是在備孕之前、大手術之前、40歲以后、不明原因的顱神經麻痹(如眼瞼下垂、視力聽力障礙、長時間的頭痛等)都要篩查有無動脈瘤,做到有的放矢,有備無患,不要讓悲劇再重演。
來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
審核:劉鶴洋
責編: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