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總公司方面表示,這標志著鐵路公司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為國鐵實現從傳統運輸生產型企業向現代運輸經營型企業轉型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掛牌】
全民所有制
變為有限責任公司
11月19日,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隴海中路106號除了大院正門仍保留著“鄭州鐵路局”五個大字,辦公樓前已經掛上“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共產黨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兩塊牌子。
工商登記備案信息顯示,原鄭州鐵路局在11月14日完成了名稱、市場主體類型、經營范圍等相關事項變更。
完成信息變更后,市場主體類型由此前的全民所有制變成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資本仍為1939.9093億元,公司仍為中國鐵路總公司100%出資控股的公司。
同時,為了配合鐵路公司制改革,在高級管理人員備案變更方面,增加了王國強(董事)、吳翠瓏(董事)、劇凱鋒(董事)、陳杰(董事)、趙慶國(監事)、孫景(總經理)、陸彥彬(董事)、路新立(監事)、陳述先(董事)、錢銘(董事長)、李保成(董事)、李晉(董事)、王國建(董事)、戴弘(董事)。
【意義】
生產型企業
轉向經營型企業
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總”)所屬的18個鐵路局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變更登記并正式掛牌后,這標志著鐵路公司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為國鐵實現從傳統運輸生產型企業向現代運輸經營型企業轉型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18個鐵路局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變更登記,并正式掛牌運營,鐵路企業在新時代展示了新氣象,踏上了新征程。
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初,中鐵總研究提出了鐵路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方案,并扎實有序推進。在實施鐵路局公司制改革過程中,構建體現中國制度優勢、符合鐵路行業特點、具有現代企業特征、落實加強黨的領導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主要包括:由鐵路總公司行使出資人職責,不設股東會;設立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和監事會;依法建立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
據介紹,在推進鐵路局公司制改革的同時,中國鐵路總公司本級的公司制改革方案建議已經報國家出資人代表財政部;鐵路總公司機關組織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內設機構精簡調整,機關部門、二級機構、人員編制分別精簡10.3%、26.6%、8.1%,工作流程進一步優化;總公司所屬非運輸企業公司制改革進展順利,年內將基本完成。
相關鏈接
這輪變更后,各鐵路局名稱全部改為“中國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但18家路局集團依然為中鐵總的全資控股公司。
改革三步走
中鐵總的公司制改革一直被視作央企改革的重中之重,為了順利有序地推進改革,中鐵總早前為此制定了先易后難的“三步走”方案。
第一步,中鐵總所屬的非運輸企業最先進行公司制改革,包括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和《人民鐵道》報社等17家單位。
第二步,中鐵總所屬18個鐵路局(公司)以及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專業運輸公司進行改革。
最后便是中鐵總本身。據報道,中鐵總目前已經著手進行部門之間的重組合并,并將更名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
多元化經營
除了名字的變化,此次工商登記變更過程中,有幾點變化值得關注。
1.各鐵路局企業性質由原來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更為“有限責任企業”。
2.注冊資本也普遍擴大,例如變更后的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原先的42億元人民幣,變更為1546.7144億元人民幣。
3.各鐵路局經營范圍也均有所擴張,比較惹人眼球的是很多路局增加了物流、金融、旅游餐飲、廣告經營、房地產開發、農畜產品和煙草制品銷售等業務。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