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歲的老楊是陜西漢中人,常年在揚州打工,勞累且辛苦的工作讓他的身體大不如前。
就在兩天前,老楊在工地突然感到陣陣眩暈、頭痛,在工友的勸說下到當地醫院檢查,結果診斷為腦梗,兒子小楊得知父親發病后立刻和妻子趕赴揚州,而省吃儉用了一輩子,舍不得花錢的老楊卻執意要回老家看病。
拗不過固執的父親,第二天一早,小楊一家坐上了回陜西的高鐵。可就在返程途中,當高鐵達到河南境內時,老楊卻突發心臟驟停,情況十分危急!

幸運的是,同車乘客中有一位醫生,緊急對老楊進行心肺復蘇按壓近30分鐘,終于將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在眾人的幫助下,老楊在洛陽站下車后被緊急轉至當地醫院救治。
“這是主動脈夾層啊,現在心包內有大量積液,說明夾層出現破裂,得趕緊手術!”接診醫生非常謹慎,當即撥通了河南省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七病區主任王龍的電話。
一通緊急求救電話
21:35
“57歲男性,8小時前心臟驟停,心肺復蘇30分鐘后恢復心跳,急查CTA有大量心包積液,急性主動脈夾層!請求轉院!”
“好,注意控制血壓、心率,馬上派車!”電話這頭,王龍的神情立刻緊繃起來。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心外科醫生,王龍非常清楚自己接下來要面臨的是一場“硬仗”。

當拿到當地醫院傳送過來的檢查結果后,王龍還是倒吸一口涼氣:患者是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合并心包壓塞,這意味著主動脈夾層已經開始破裂出血;同時,支配全部小腸和部分結腸的血供的腸系膜上動脈已經出現缺血癥狀,而它的斷流意味著將會造成腹腔內大部分腸管的壞死和腐爛,這樣的雙重打擊對患者來說將是致命的!
急診手術是唯一的救治方案! 一次危機重重的急診轉運
21:40
放下電話后,王龍將患者信息發送到醫院轉運群,河南省胸科醫院長途醫療轉運隊接到任務后即刻出發。
心臟驟停,急性主動脈夾層,大量心包積液,腸系膜上動脈缺血...
這些醫學術語,都預示著這次長途轉運危機四伏。
次日00:40
在連霍高速洛陽至鄭州方向,一輛救護車疾馳而過,車上的患者病情兇險!
隨車醫生郭大雷緊盯各項數據變化,此時,患者血壓已降至60,必須用升壓藥穩定病情。
“他的夾層已經出現破裂,在用藥量上一定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要保證有效,又不能升的過高,否則會加重心包出血。”郭大雷密切關注各項生命指征,通過藥物慢慢調整病情逐漸平穩。

“患者此前出現過心臟驟停,很幸運搶救過來了,目前病情控制還算平穩,但這只是暫時,既然已經闖過了這么多關,接下來的手術關,我們一定要成功!”守在院內的王龍不斷與隨車醫生保持聯系,提前分析當地醫院網絡傳輸過來的影像資料,制定好手術方案并與手術部的麻醉、體外循環和護理人員提前溝通病情。
同時,副主任醫師喬立陽與相關醫護人員啟動了特殊入院和緊急手術準備程序:“0元入院”政策,只需提供患者身份證號及醫生診斷便可一分錢不交,直接辦理住院手續,盡全力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盡量縮短術前準備時間。
01:40
平時1小時40分鐘的路程,長途醫療轉運隊一路狂奔,僅用時80分鐘順利抵達醫院。

由于各項術前準備均已到位,患者從救護車抬出后直接被緊急送入了手術室,疾馳的擔架車、迅速而輕柔的過床,快中求穩的麻醉誘導,標準細致的無菌操作...僅僅用時30分鐘,一切準備就緒后,手術正式開始。
一場高風險的救命手術
老楊患的是急性主動脈夾層,夾層一旦出現,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 ,正因其發病迅猛兇險,死亡率高的特點,被稱為心外科手術領域里最后一個難于拿下的堡壘。
開胸后王龍發現,由于主動脈夾層已經破裂,老楊的心臟被大量血塊和積液包裹,且積血量高達400毫升,造成心包壓塞,這意味著心臟隨時可能停止跳動。

只見王龍謹慎操作,小心翼翼置換主動脈瓣、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并置入支架。在麻醉、體外循環、護理團隊的通力協作下,順利為患者順利實施“Bentall術+全弓置換+支架象鼻術”,老楊轉危為安。
在心臟外科手術中,急性主動脈夾層手術屬風險最高、創傷最大,正因此類是急危重癥的保命手術,不僅難度高,更在“急”。

王龍團隊術中整個操作如行云流水,僅耗時6小時便干脆利落的完成手術。而這臺高風險高難度手術得以成功的關鍵在于,縮短手術總時長、體外循環時長、停循環時長,加強了患者臟器保護。

術后的老楊恢復的相當順利,術后3小時引流量不到100毫升,術后兩天脫離呼吸機,這些數字表明老楊已成功闖過了術后出血關、感染關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關。

專家科普
主動脈夾層,是指人體內最大的血管主動脈內膜發生了撕裂,血液通過內膜破口進入主動脈壁中層的內、外層之間,將其快速撕開。由于主動脈夾層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兇險,所以引起猝死的兇險度遠超任何腫瘤。
王龍說,主動脈夾層的病因很復雜,常見的誘因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結締組織遺傳性疾病如馬凡氏綜合征等,其中以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最常見。他提醒,如果突發胸痛、腹痛或是主動脈夾層早期癥狀,應立刻前往就近醫院治療。
專家簡介
王龍 心血管外科七病區主任、主任醫師 1997年畢業于山東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河南省胸心血管外科學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青年科技專家。從事心血管外科工作二十余年,主刀各種心臟及大血管手術3000多例。愛崗敬業,技術精湛,對病人負責。擅長冠心病冠脈搭橋手術和心肌梗死并發癥外科治療,以及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的診斷與手術治療,心臟瓣膜置換和成形手術,先心病微創手術治療等。獨立完成的高難度復雜手術有: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冠脈搭橋同期修補室間隔穿孔切除室壁瘤并修復瓣膜的手術、瓣膜置換同期冠脈搭橋手術、重癥聯合瓣膜手術、瓣膜成形手術、復雜先心手術、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夾層手術等,手術技術及手術質量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省內較早開展胸部小切口(小于2cm)房、室缺和動脈導管封堵術,左側開胸微創冠脈搭橋手術,使用雙側乳內動脈搭橋術,單分支支架介入治療復雜B型主動脈夾層。成功開展經胸封堵二尖瓣換瓣術后瓣周漏技術。已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擁有國家專利1項,省級科研成果獎1項,地市級科研成果獎2項。
來源:河南省胸科醫院
審核:劉鶴洋
責編: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