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繼去年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向共享單車用戶頒發“減污降碳達人”證書以來,又一次在全國層面鼓勵綠色出行。
美團單車數據顯示,入春以來,美團單車和電單車用戶騎行呈增長趨勢,最近一個月全國已累計減碳超2.5萬噸。其中北京用戶的減碳量超2430噸,位居全國第一。
(用戶街頭騎行共享單車)
【騎行成為綠色生活新風尚 近200名美團單車用戶騎行減碳達1噸】
3月1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支持把自行車作為應對氣候變化手段的決議,該決議呼吁聯合國成員國“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城市和農村將自行車融入公共交通”,鼓勵聯合國會員國“在跨部門發展戰略中對騎行予以特別關注,包括共享單車服務”。我國作為自行車大國,共享單車的發展一直走在國際前列,從一線城市覆蓋到縣城乃至鄉鎮,已成為一種大眾生活方式。
來自云南大理的逢先生騎行2萬多公里,累計減碳達1噸。他告訴記者,大理特別適合騎行,當大理出現共享電單車后,他很快成為鐵桿用戶,日常通勤都使用共享電單車,省時也環保。
福州的馬先生通過騎行共享單車以來累計減碳超1.92噸,今年入春以來他騎行減碳超166千克,在全國用戶中位居第一。
據馬先生介紹,因為工作的關系,他每天使用美團單車騎行的時間長達10個小時,“以前騎車只是覺得方便,現在國家提倡碳中和,騎行共享單車可以讓我直接參與其中,看著不斷累積的減碳量也很有成就感。”馬先生說。
經過綠普惠云平臺對美團騎行用戶減排量進行量化和記錄,美團單車數據顯示,目前美團單車和電單車共有182名用戶已完成騎行減碳1噸的小目標。
(用戶街頭掃碼騎行共享電單車)
【多個城市減碳超千噸 全國共享騎行一個月減碳2.5萬噸】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我中心為全國上百個用戶頒發了‘減污降碳達人’證書。我們發現,當綠色出行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行習慣,日積月累的減碳量在出行領域非常可觀。此次發起‘一人騎行減碳一噸’行動,也是給大家定一個小目標,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綠色騎行的行列中,為早日實現碳中和作出積極的貢獻。”
美團單車數據顯示,今年入春以來,美團單車和電單車用戶騎行呈增長趨勢,最近一個多月全國已累計減碳2.5萬噸。騎行減碳量排名TOP10的城市分別為北京、深圳、成都、上海、武漢、昆明、天津、廣州、西安和合肥,其中北京用戶的減碳量超2430噸,位居全國第一(根據發布城市替換為其他top10城市減碳數據)。
據悉,“一人騎行減碳一噸”行動,是美團單車積極踐行助力碳中和的重要舉措之一。美團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團App將設置騎行減碳1噸的可視化展示,方便用戶了解自己的騎行減碳貢獻。同時,今年將以騎行減碳一噸的用戶名義,給山區捐贈用廢舊輪胎制成的籃球場,持續傳遞騎行減碳的理念。此外,結合春季用戶騎行賞春的需求,美團單車推出“春日美好騎行季”,通過加大車輛運維調度頻次以及騎行優惠等舉措,讓用戶低碳出行更便捷。
(用戶綠道騎行共享單車/電單車賞春)
【助力“雙碳” 騎行友好城市讓騎行減碳走向正循環】
去年4月份,為了進一步引導市民規范還車,在鄭州市城管局引導下,共享單車統一上線定點還車,在定點還車推廣這近一年時間里,鄭州市共享單車還車率超90%。
通過新技術有效提升共享單車的管理,推進共享單車的規范騎行,提升了居民騎行共享單車的文明騎行意識。隨著天氣轉暖,共享單車的騎行頻次提高,文明安全的騎行也將成為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
通過積極完善騎行環境和基礎設施以提升城市的綠色出行率,鄭州不是個例。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關注騎行,在完善自行車道,優化出行環境,打造騎行友好城市的實踐中成果顯著。北京、廈門等多個城市建起了自行車專用道,越來越多的城市引入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為居民提供綠色出行服務,市民綠色出行意愿也不斷提升。
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循環普惠專委會秘書長蔣南青認為,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天然的低碳屬性,有利于助推交通領域碳中和。低碳發展是一項惠及全民的事業,實現“雙碳”目標,要凝聚政府、企業、公眾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促進公眾積極參與碳減排、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