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馬俊峰/文 受訪者供圖
籃球比賽中,短短幾十秒足以改變戰況,決定最后的贏家歸屬。
教育之路上,執教理念的變換,也能夠影響一批又一批學生前行的方向。
今天,就讓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帶你一起認識一位學生眼中的“MVP”。在“快慢變奏”中,感受鄭州市第二十四中學高二班主任張漢亮獨有的教育魅力。
![]() |
|
【 “快”生活資深老師的活力“新日常”】
一身運動裝,利落的短發,開口前就帶上了三分笑意……在這個充斥著暑意的夏日午后,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走進了張漢亮老師的“變奏世界”。
“你看咱倆從哪兒開始聊聊?我這辦公室也沒來得及仔細收拾一下,別介意,哈哈。”
作為同時擁有“政治老師”和“班主任”雙重身份的男性教師,與張漢亮的初次交談遠比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想的要輕松、愉悅。
2006年進入鄭州二十四中執教以來,張漢亮作為藝術班的班主任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雖然和學生有著不算小的“年齡差”,但他在孩子們中間人氣還是很“旺”的。
作為藝術班的班主任,張漢亮有自己的一套“秘籍”。
為了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情,每天清晨五六點,張漢亮就蹬著自行車,從高新區風風火火“沖”到位于中原區的學校,邊鍛煉邊等待學生的到來。
設置彈性作業時間,給學生吃透知識點的機會;自學書法和播音主持相關知識,以拉近和藝術生之間的距離……
張漢亮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在他看來,學習并不是件難事,最關鍵的是找到學習的樂趣。
【讓教育“慢下來”找到學生最細小的“閃光點”】
“年輕的時候,我也是個‘暴脾氣’,看到學生成績不好,或者是沒交作業,火氣一下就沖上來了。”對于現在的張漢亮來說,每每提起剛入行時的自己,多少都有些“遺憾”。
酷愛運動的張漢亮,長久以來最喜歡的就是在空閑時打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短時間內高強度的對抗,并奪取最后的勝利。這種感覺令他“著迷”。
彼時張漢亮的帶班風格和球風相似,帶著一股子“沖勁兒”。但在經歷了一次次和學生無聲的“摩擦”后,張漢亮開始思考起什么才是最適合他的教育之路。
入行三十余年,張漢亮做過很多決定,其中最讓他欣喜的是教育風格的轉變,“只有慢下來,你才能看到每個學生身上最細小的那個閃光點。”
面對本身底子打得好,有自我學習能力的學生,張漢亮選擇給他們更多的“外部壓力”,讓學生在正確的路上加速前行。
對待程度稍顯落后的學生,張漢亮會轉變策略,變著花樣地去發現孩子們的進步之處。
在“慢教育”的引導下,張漢亮發現學生們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聽得進老師的規勸,能夠心平氣和地與家人交談,在學習上也能摸到專屬個人“門路”。
一切以學生為主,張漢亮為此做出的努力還有很多。
處理個性問題時,他會站在學生的視角看問題,理解學生的做法,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缺陷,進而改正;
引導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時,他會將書法、播音主持相關術語帶入到比較難理解的政治科目知識點中,用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分解學習中的難點;
對待專業選擇時,他也會將事實攤開在學生和家長面前,以學生自身條件和未來發展為依托,為學生找到最合適的藝考方向……
“我一直覺得,當老師是個特別開心的事兒,每次看著學生找到最適合的路,我就感覺做老師特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