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進人才、國際學校投入使用……鄭東新區教育發展迅速
5年內 將新建、改擴建47所學校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訾利利 文/圖
2006年,鄭東新區第一所學校建成投用,十年后,鄭東新區實現了學校數量從1到72的量變。從“教育新區”,到年均引進400位人才、擬聘80位外籍老師、國際學校投入使用,鄭東新區正向教育強區邁進。
未來五年,東區將再投資45.6億元新建改擴建47所學校。
【量變】
鄭東新區學校變多了
鄭東新區藝術小學占地7.2畝,雖然只有一座教學樓,但功能齊全:通過合理利用空間,給學生提供活動場所,將各樓層走廊變身為文化長廊,展出學生的學習成果。
2006年,鄭東新區第一所學校建成投用,十余年過去了,鄭東新區學校數量由1所增加到了目前的72所。“十二五”規劃期間,鄭東新區總投資約37億元,新建中小學34所,公辦幼兒園14所。目前鄭東新區共投用公辦中小學、幼兒園72所,其中成建制學校50所,教學點15個,幼兒園7所。
未來五年,鄭東新區計劃再投資45.6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7所,增加優質學位79620個。“確保每所學校的設計都科學合理、設施先進、配套齊全,為師生提供良好的育人環境。”鄭東新區教體局局長田國安說。
【質變】
注重學生多方面發展
“我們學校之前是一個教學點,孩子們沒有接受過藝術訓練,羞怯膽小,怎樣改變現狀?我想到了一個‘美’字。沒有舞臺哪怕借用,也要給孩子們展示的機會。”藝術小學校長陳艷說。
她通過校園環境的美化提升孩子的審美,通過“講話聲、讀書聲、歌聲”入手,用聲音去傳遞美好,通過跨學科的融合,引發師生深層次的藝術思考。
鄭東新區藝術小學的孩子們會篆刻、能剪紙,做得出手工、唱得了戲,跳舞、吹葫蘆絲、朗讀、合唱樣樣拿得出手,這些小學生很快將在音樂廳開自己的“演唱會”。
【未來】
打造全省教育高地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在田國安看來,教育是“聚人氣、促發展”的重要環境,“我們的目標是努力打造全省教育高地,初步實現辦學條件一流、國際化程度一流、教育教學質量一流的目標。”
通過實施教師幫扶交流、學區制管理、學校聯盟等方式,力爭到2020年,全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到省定辦學標準,區域內義務教育更加均衡。在國際化方面,東區一邊制訂《鄭東新區教育國際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一邊推進東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建設,力爭2018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