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2030年,鄭州GDP總量達到2.5萬億,人口規模達到1350萬人左右;嵩山、黃河培養成生態涵養與景觀游覽區;鄭州要以樞紐為競爭力,打造中國的“迪拜交通走廊”……
昨天,鄭州市召開《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專家評審會。世界知名的羅蘭貝格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科爾尼(上海)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分別作《邁向具有持續競爭力的國際化都市——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0)戰略研究報告》《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戰略及理論研究》匯報。
No.1
《邁向具有持續競爭力的國際化都市——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0)戰略研究報告》
2030年鄭州GDP達2.5萬億人均GDP達18.5萬
羅蘭貝格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報告顯示:鄭州人口規模可控增長,保持人口結構年輕化。到2030年,鄭州人口規模宜控制在1350萬左右。
“水資源對人口的承載能力有限,保守估計,在不突破水資源紅線前提下,鄭州市域能夠承載約1500萬人。”上述人士稱,預計2030年,鄭州GDP總量達到2.5萬億、人均GDP達到18.5萬,人口規模達到1350萬人左右。
報告顯示:鄭州要推動航空貨運發展,到2030年成為國內前5大航空貨運樞紐。
羅蘭貝格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建議,鄭州以“雙樞紐”戰略引入基地貨運航空公司,構建全球航空貨運通道。“建立機場聯盟,聯盟仁川、迪拜等貨運樞紐,就航線開辟和經停、貨物管理、信息整合和線路優化方面進行合作。”
低成本航空,今后將在鄭州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根據報告,鄭州將引入低成本航空公司,建設低成本航站樓,為低成本航空公司進行配套軟性服務支撐。
此外,鄭州還將完善“米”字形高鐵,成為中國最繁忙便捷高鐵客運樞紐。到2030年,鄭州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鄭州今后要有四季無休的國家盛會體系
報告顯示:作為會展城市的鄭州,今后也要有四季無休的國家盛會體系。
上述人士介紹,2030年,嵩山、黃河培養成生態涵養與景觀游覽區。同時,鄭州打造軌道上的城市,地鐵出行比例達25%。
No.2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戰略及理論研究》
以樞紐為競爭力打造中國的 “迪拜交通走廊”
12月4日,科爾尼(上海)企業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劉先生作《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戰略及理論研究》匯報。
“城市是連接人流、貨流、資金流的節點。”劉先生說,鄭州要發展成為以樞紐為競爭力的城市。鄭州貨運增速快,客運增速慢。和鄭州競爭的城市,比如成都、西安、武漢等,客運都很強。
在劉先生看來,貨運繁榮的孟菲斯,并不是一個成功的城市。因為航空貨運業對人才吸引、附加值較低。孟菲斯過于依賴航空貨運,忽視客運,政府缺乏引導,因此只成為一個成功的航空貨運樞紐,卻不是一座成功的城市。
“相比之下,迪拜已經成為世界空運新中心。”劉先生說,鄭州應該學迪拜。迪拜的政策最為自由、大型航空公司樞紐基地最多、配套設施最為全面,因而成為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航空樞紐。
他建議:“鄭州調整政策,吸引產業、人才、航空公司。”
創新人才引進要先培養“培養人才的人”
鄭州人才創新方面,高端研究型大學匱乏。劉先生建議,鄭州學習深圳人才引進政策。深圳簽約香港中文大學、加州伯克利學院等9個特色合作項目。“鄭州要先培養培養人才的人。”
鄭州發展短期關注樞紐網絡和人才建設
現場,很多專家還提出,鄭州的友好城市太少,國際朋友圈太小。
劉先生說,日本京都,對外交流就是平民化、常態化。它與西安也是友好城市。它與西安進行美食交流,與波士頓推進青少年棒球交流,和巴黎進行藝術文化交流。
“這對鄭州的啟示是:鄭州文化交流,要平民化、常態化。政府搭臺,唱戲的是民眾和企業。”劉先生說。
鄭州今后怎么走?他說,短期重點關注樞紐網絡和人才建設,提高經濟活力,中期關注人文和環境建設,長期參與國際事務以強化全球影響力。
2030年鄭州邁向有持續競爭力的國際化都市
體量
2030年,鄭州GDP達2.5萬億
人均GDP達18.5萬
人口規模達1350萬人
交通
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鄭州地鐵出行比例達25%
鄭州要以樞紐為競爭力打造中國的“迪拜交通走廊”
會展
今后要有四季無休的國家盛會體系
人才
學習深圳人才引進政策 鄭州要先培養“培養人才的人”
發展
鄭州今后怎么走
短期:關注樞紐網絡和人才建設
中期:關注人文和環境建設
長期:參與國際事務以強化全球影響力
倫敦到2020年成為地球上最偉大的城市,上海2040年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即便是最領先的城市,也在尋找未來發展新思路。根據報告:2030年,鄭州邁向具有持續競爭力的國際化都市。
羅蘭貝格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鄭州將打造多組團的城市格局,在主城區,打造政治文化中心與現代服務中心。鄭州要建立南北向(新鄭港許)發展主軸,發展高端服務、先進制造、現代物流產業;建立東西向(開鄭鞏)發展主軸,實現山區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建立鄭焦功能聯系廊道,承接大都市區休閑娛樂、養老康樂功能;建立開港登功能聯系廊道,發揮歷史保護、文化創新與國際交往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