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漁,如何用好工具撬動組織進化?這是飛書確保客戶取得成功長期探索的命題,為了讓產品落地扎根,創造附加價值,在飛書背后,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打入”企業內部,化身基層員工深入一線工作場景,發現管理痛點并“對癥下藥”;
他們“保姆式”手把手教學如何用文檔開會,以最快速度上手新工作方式;
他們帶練管理升級,讓接受度有限的人寫好 OKR,實現組織上下同欲;
可以說,從成功上線飛書、發現企業發展問題到實踐的價值落地,他們躬身力行賦能客戶成功,尋求增長第二曲線,他們就是 —— 飛書企業效能顧問。
“年輕”、“專業”、“共創”、“有思想”...... 這些都是客戶對效能顧問們的最高評價,那么,在他們的陪伴下,飛書與 TA 朋友們在組織再造的路上都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01“閆希望”養豬,二師兄們的健康交給我了
走進新希望養豬基地,一條歡迎橫幅,讓企業效能顧問們感受到新希望的熱情的同時,大家站在了“養好豬”這條統一戰線上。作為并肩作戰的的隊友,一位姓閆的效能顧問還喜得了“閆希望”的別名,此外,還有很多的“洪希望”、“劉希望”們開啟了科學養豬之路。
“養豬”這件事看似門檻低,其實大有門道。二師兄們并不好養活,非洲豬瘟的出現,更是帶來更大的挑戰。在觀察新希望同事養豬過程中,效能顧問們發現一個保障二師兄們健康的重要環節 —— 點檢,流程繁雜也極易出現問題。管理員們主要通過 Excel 匯總數據,再逐級上報,一套流程走下來至少 2 個禮拜,豬和豬欄的溫度、濕度以及干凈程度都成了“過去式”,真實性無法保障,效率低下。
于是,效能顧問嘗試用飛書多維表格制成了“豬場點檢”系統,根據豬場檢查需求給不同的點檢人員設置權限,促進了工作流程的規范化。于是,點檢人員在指定時間內填寫相關數據,拍攝照片上傳,全國 200 多個豬場數據還能實時匯總更新,方便區域負責人及時作出整改,避免因個人疏忽造成豬場事故,為生物安全“上鎖”。
后來,點檢平臺一經上線便收獲了一致好評,大家都沒想到一個表格,1 秒鐘就能解決了原本 2 個禮拜才能搞定的事情,效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升。
誰能想到非科班出身的“閆希望們”更懂得如何科學養豬這件事呢?新希望集團董事會辦公室業務經理李美冬更是毫不吝嗇地說道,“我們選擇飛書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擁有效能顧問們。”
接下來,效能顧問們又將自己在養豬場景中提煉的解決方案,復制推廣到新希望其他業務場景中,經過親身實踐調整做到差異化、多元化。
02 不用 PPT?原來還能這樣開會
如何助力一家老牌零售企業快速數字化升級?
簽約前的一個月,飛書企業效能顧問們就開始著手行動起來了,提前進駐銀泰集團,確保飛書順利落地。從員工培訓、產品應用到結合銀泰集團業務形態制定應用場景方案,效能顧問們的每一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就拿改善“管理層例會”這件事來講,他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就是每位高端都需要制作 PPT,會上輪流匯報,最后是 CEO 點評,一場會議下來,需要一個多小時,最關鍵的是會議中產生的批示待辦沒人記錄,導致會后難以跟進落實,結果會開完了就真的“完了”!
這對于早已習慣高效開會的效能顧問來說,改善開會方式這件事必須提上日程。于是,效能顧問開始著手推廣 —— 飛閱會。一開始,高管們不適應默讀加評論的開會方式,效能顧問便手把手帶大家如何在會議文檔上做評論,還結合銀泰集團的開會內容,不斷優化會議文檔。
當大家開始適應后,發現原先一個半小時的會議只需要 40 分鐘就開完了,會后的待辦也有了明確的責任人和時間表。如此大的效率提升給高管們很大的震撼,對飛書高效開會的方式更是贊不絕口。
從籌備飛書的第一天起,效能顧問們就與銀泰集團同學們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銀泰集團總裁辦總經理余路漫十分贊賞效能顧問們,“第一,他們響應速度非常快,在他們支持下實現銀泰集團各個子系統和飛書系統高效地對接和打通;第二,他們切實地解決了改革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痛點,利用專業的知識并結合一些過往的優秀經典的案例,跟我們頭腦風暴共創出很有價值和意義的想法;第三,他們幫助大家從產品的和工具層面提升到了方法層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家在工作思維、管理理念、團隊協同等方面進行深刻的變化。”
現在,飛書效能顧問們與銀泰集團同學的配合度和默契度越來越高,在數字化落地過程中常常會有一種大家在并肩作戰的感覺。
03 OKR 的新手帶練,從孵化教練開始
當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在工作日記中寫下,“以飛書為平臺,以 OKR 為主線,力貫三一辦公模式變革管理。”
一場關于 OKR 的變革在三一大刀闊斧展開,當時,董辦主任王政率先寫起來 OKR,但因為管理業務線多達 20 多條,如何寫好 OKR 成了難題。聽聞此事,飛書效能顧問們也立馬行動起來,與董辦二十幾名領導一起深入討論 O 和 KR,提煉成了五組 O。
為了實現 OKR 在三一更快、更好、更大范圍的推廣落地,效能顧問與三一共創了 OKR 教練培訓課程,開啟新手帶練升級模式。在課程中,飛書派出了五名顧問,一共做了 13 場培訓。從最開始由各事業部選出一級教練,到后來一級教練提報二級教練人選,最終在三一內部產生了超過 300 多位的 OKR 教練,覆蓋了 100% 的核心事業部。如今,每一個團隊都有自己的 OKR 教練,三一內部使用 OKR 的人數也提升到了 6000 人。
有趣的是,在推廣 OKR 過程中,效能顧問們還順帶改善了是三一的開會形式。有一次,效能顧問們為技術裝備管理層組織第一 OKR 復盤會,當時,教練認為必然會超時很長時間,于是,效能顧問們推薦了飛閱會的開會形式,兩個小時內大家就完成 OKR 復盤交流,開會內容更加清晰。“公司的流程是自己締造的,飛書推薦的開會形式值得學習和推廣。”三一技術裝備公司總經理徐鑫十分認可飛閱會的開會形式,并于會后加速推廣。
這樣的“舉一反三”的事情不止一次發生,在討論周工作如何與 OKR 結合這一問題時,效能顧問們說道,“雖然現在系統做不了,但是我們有一個周報的在線文檔相似,可以結合三一特色使用。”于是,在實踐中也成功落地了,在三一集團組織發展部杜佳林看來,“在飛書企業效能顧問面前,始終把客戶放在第一位,雖然系統有限,但服務卻是無限的。”
正因此,在三一人眼中,對效能顧問們的評價是這樣,“上線之前他們是顧問,上線過程中他們是老師,上線之后我們是伙伴。”
如今,效能顧問們一路相伴三一三年的時間,也為其打造了一支上下同欲、充滿激情的團隊。
寫在最后:授人以漁,走在數字化浪尖上
“小”細節決定“大”體驗,飛書的價值究竟有多大?
一款好的工具,附帶著強大且豐富的產品功能,如果沒有指導,結合具體場景具體使用,用戶很難發揮產品價值。正因此,飛書為客戶提供的定制化深度服務,讓每一位企業效能顧問們去協同落地,使得雙方在彼此成長為一股“反向成就”的交互力量。
從 2020 年初正式推廣至今,飛書的客戶群不斷壯大,從互聯網、新消費覆蓋到了地產、制造、農牧等眾多行業,小米、理想、泡泡瑪特、新希望、三一集團、銀泰集團等先進企業接連遷移飛書辦公,開啟新一輪組織再造。
飛書與 TA 朋友們故事還在繼續,企業效能顧問們還在行動。未來,飛書繼續與萬千客戶思考如何提升組織效能的命題,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提供產品和方法給更多先進組織,這才是“定制化的深度服務”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