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俞正聲出席儀式并講話 |
戰爭是一面鏡子 能讓人認識和平的珍貴 |
![]()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放飛和平鴿 新華社/圖 |
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儀式并講話。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
昨日隆重舉行
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紀念館集會廣場莊嚴肅穆,現場國旗下半旗。廣場西側巨大的“災難墻”上,灰黑的底色映襯著“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14個白色大字。約1萬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靜靜肅立。
9時58分,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步入儀式現場,站在各界代表方陣前。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18名禮兵肩槍齊步行進至公祭臺兩側佇立。
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軍樂團演奏《義勇軍進行曲》,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嘹亮的歌聲響徹云霄。國歌唱畢,全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同一時間,公祭現場和南京全城拉響防空警報,汽車、火車、輪船汽笛齊鳴,行人就地默哀。
中山碼頭、東郊、雨花臺、北極閣……在17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各界群眾自發組織了悼念活動,深切緬懷、寄托哀思。
只有正確認識歷史
才能更好開創未來
俞正聲發表講話表示,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為的是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攜手抗擊日本侵略者獻出生命的國際戰士和國際友人,宣示中國人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莊嚴表達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俞正聲指出,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傷害。中日兩國要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俞正聲講話后,6名南京市各界代表3次撞響“和平大鐘”。隨著深沉悠遠的鐘聲,3000只和平鴿凌空飛翔,寓意著對30萬死難者的深深追思和圓夢中華的雄心壯志。
公祭儀式結束后,習近平走進紀念館展廳,參觀了《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參觀結束時,習近平在簽字簿上莊重簽名。
隨后,習近平親切會見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和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親屬代表。
【相關新聞】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今年起推出新版史料展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3日正式推出新版史料展。今年開始,紀念館與南京市檔案館合作,將民國戶籍卡與館藏幸存者、遇難者資料一一比對,整理出上千張幸存者在上世紀40年代留下的戶籍照片,在紀念館新展陳中展示。
“我們希望提到南京大屠殺,人們想起的不僅僅是一個30萬的數字。”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向記者介紹新展理念時說,“搜集和展示1213張幸存者的照片,正是為了讓這段歷史更加真實可感。幸存者被銘記,不僅僅因為關聯著南京大屠殺這個標簽,我們要做的,是盡可能客觀、詳細地向公眾展示,作為普通人,他們的命運怎樣被戰爭改變,又怎樣走出陰影、過上新的生活。”
(據新華社)
來源:河南商報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