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丨提起“食品添加劑”,消費者視為仇敵,聞之色變。那么,你對“食品添加劑”到底有多少了解?或許總想躲開食品添加劑的你,只是因為從來沒看懂它的奧秘。今天,大河報記者將為您揭開食品添加劑的神秘面紗。
為何一定要使用食品添加劑?
不少人對食品添加劑心存芥蒂,好端端的食物為何非要用食品添加劑呢?事實上,要是沒有食品添加劑,你的日常里根本也不可能有這么多口味豐富、營養均衡的食品。
食品添加劑的定義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大概可以分為四類:調整食品風味類、保持食品品質類、食品加工助劑類、營養強化類。2012年對河南省進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人們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外觀、增強營養、改變口感、延長保質期、降低成本等,其中與食品風味相關的占到90%以上,有關營養的大約占到50%。
比如好吃的蘋果放時間長了可能會產生霉變,既有細菌、霉菌這些微生物的作用,也有蘋果自身所含的酶的作用,所以我們如何殺死這些霉菌,讓食物保持長久的新鮮,是一個重大課題。防腐劑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貢獻。技術的進步和相關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讓我們能夠一年四季吃到世界各地的新鮮水果,滿足營養和口味的需要。而香辛料則是為我們的美食增添了更多奇妙的味覺體驗,比起原始狀態的香料,我們現在將其制成了提取物(精油、油樹脂、浸膏等),更方便烹飪、加工和計量。
食品添加劑靠這些保證安全
那么,食品添加劑到底是否安全?
事實上,食品添加劑本身安全性是比較高的,因為全世界使用統一的食品添加劑安全評估方法及標準,對它的管理實施的是一種實時的動態的監管。
權威的法典委員會和評估中心:聯合國的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設立了一個食品法典委員會,協調各國食品法規和技術標準,提高全世界整體的食品水平。在食品法典委員會下設立有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統一制定有關食品添加劑的規格和標準,統一實驗和評價方法。中國政府對它的管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計委、國家食藥監總局,有關其安全性的評價交給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去進行。
嚴格的毒性評價確保安全:食品添加劑的安全評價是如何進行的呢?我國有一個統一的食品安全性毒性評價程序和方法,這個標準和方法根據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的規定修訂而來。毒性評價大概有四個階段:急性的毒性實驗、遺傳性毒性實驗、亞慢性的毒性實驗、慢性的毒性實驗,經過四個實驗之后確實沒有毒性的,才可評價選擇應用為食品添加劑。此外,不是任何人、任何企業都可生產食品添加劑,要對其技術以及整體管理水平進行監管和評估,只有通過評估,發放許可證之后,才可以生產食品添加劑。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食品添加劑并非一旦列入就不會發生變化,列入國標2760里的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會增加,部分食品添加劑會增加新的使用范圍,也會出現撤銷部分品種的情況。
人工食品添加劑的真相
很多朋友對人工合成都有抵觸情緒,總覺得“人工合成=化學的辦法=不安全”,而食品添加劑既有從天然產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質,也有人工合成的,已經有了天然的,為什么還非要用人工的呢?
事實上,天然產物的性能不能滿足食品工業制作的需要,人類需要獲得性能符合要求、安全性好的食品添加劑,而純度不高的天然產物可能會造成對食品添加劑本身危害性高低的誤判,使食品安全的風險增加。
與天然食品添加劑相比,人工合成的具有質量穩定、價格波動小、生產不受氣候環境地域等條件限制能夠進行穩定供應等優點。比如,葉黃素,這是一個天然的色素,也是一個功能的成分,會對眼睛老化起到延緩作用,如果天然獲得,會導致售價極高,波動極大。
來源:大河報
記者:周星
編輯: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