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鄭州分行成立10年來,依托綜合金融和科技賦能優勢,多策并用、精準賦能,用心用力破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以實際行動惠民利企,擔當社會責任。在今年嚴峻復雜經濟形勢下,該行把服務實體經濟和助力穩住經濟大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投、優服、紓困,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擴融”—升級綜合金融,引流金融活水
平安集團擁有全金融牌照、全金融產品優勢,并通過“團金會”(團體綜合金融管理委員會)、“個金會”(個人綜合金融管理委員會)機制,協同集團各專業公司資源,綜合調動銀行、保險、資本市場和同業資金等,打造銀行牽頭的“1+N”綜合金融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平安銀行鄭州分行依托集團綜合金融優勢,全力踐行總行戰略。在服務個人客戶上,升級推行開放銀行、AI銀行、遠程銀行、線下銀行、綜合化銀行的“五位一體”新模式;在支持公司客戶上,聚焦省內重點項目,以交易銀行、復雜投融為抓手,對接集團內外部渠道,全力為實體經濟引流金融活水。
至2022年7月末,該行通過對接集團內外的資管、信托、理財子等機構,累計引流資金293.5億元、同比增加83.5億元,其中,“險資入豫”40億元;各項貸款余額560.96億元,較年初增加25.78億元、增幅4.82%,其中,制造業貸款、綠色貸款、民營企業和涉農貸款增幅8.14%。
在擴大融資的同時,平安銀行通過下調內部資金定價與利率定價,有效降低客戶融資成本。1-7月份,該行累計新發放公司貸款利率同比下降123個BP,累計新發放個人零售貸款利率同比下降49個BP。
“延鏈”—科技賦能金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近日,平安銀行“平安3號”衛星成功發射,“星云物聯網操作系統”迭代升級,依托星云物聯網的跨廠商跨設備數據連接能力,平安銀行有效緩解了企業缺少抵押、缺少信用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企業融資有效增信,打通資金鏈堵點,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探索出了一條科技賦能金融,助力企業智能化、數字化經營的特色之路。
今年以來,平安銀行鄭州分行積極響應政策要求,聚焦基礎設施建設、醫藥生態、大宗商品、跨境投融等領域,圍繞核心企業上下游供應鏈,通過無追保理、付融通、票據、外債、離岸貸款、口袋財務等金融產品為大中小客戶提供融資及支付結算服務。
至2022年7月末,該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累計投放211億元,同比增長107億元。其中,在醫藥領域,為醫藥流通行業央國企龍頭及其在豫子公司辦理醫藥無追保理余額28億元;在大基建領域,為央企在豫子公司及其上游供應商辦理各類保理余額47億元;在跨境投融領域,綜合運用內保外貸、離岸敞口流貸、內保外債、進口開證、進口代付及金融衍生品等,跨境資產規模達到57.91億元。
“下沉”—深耕普惠金融,落實“真普惠、真小微、真讓利”
平安銀行以科技手段聚焦底層末端,覆蓋長尾客戶,小微客群中產業鏈底端的微小企業主和個體戶占據絕對主體,保障“真普惠、真小微、真讓利”落到實處。
一是推出“小微智貸星”智能服務模式,通過接入工商、稅務等數據,實現企業一次申請、系統多產品核額,優選最契合信貸產品;二是推出高度線上化、數字化的信貸產品“新微貸”,小微企業主足不出戶享受融資服務,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三是面向小微企業主發行“生意通”卡,整合資源,打通權益體系,為小微卡主減免各項結算費用,贈送最高2800元的利息優惠券;四是業內首創宅抵貸“全國通”模式,實現通抵通貸、異地授信,突出對“新市民”融資支持力度。
至2022年7月末,該行單戶授信1000萬元(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17.04億元,貸款客戶數較年初增加3104戶,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141個BP,不良率下降0.18%,全面完成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目標。
在減費讓利和紓困方面,該行前7個月已對1.07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累計減免支付結算手續費53.10萬元,為1239戶客戶提供延期還款、無還本續貸、重組等紓困政策,涉及金額4.39億元。
下一階段,平安銀行鄭州分行將持續發揮“綜合金融+科技金融”優勢,聚焦“十大戰略”,對接“三個一批”“行長進萬企”等重點項目,用好補貼、紓困等政策,全力服務中小微企業,助力穩住經濟大盤,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來源:平安銀行鄭州分行
編輯:袁立穎
審核:劉鶴洋

“擴融”—升級綜合金融,引流金融活水
平安集團擁有全金融牌照、全金融產品優勢,并通過“團金會”(團體綜合金融管理委員會)、“個金會”(個人綜合金融管理委員會)機制,協同集團各專業公司資源,綜合調動銀行、保險、資本市場和同業資金等,打造銀行牽頭的“1+N”綜合金融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平安銀行鄭州分行依托集團綜合金融優勢,全力踐行總行戰略。在服務個人客戶上,升級推行開放銀行、AI銀行、遠程銀行、線下銀行、綜合化銀行的“五位一體”新模式;在支持公司客戶上,聚焦省內重點項目,以交易銀行、復雜投融為抓手,對接集團內外部渠道,全力為實體經濟引流金融活水。
至2022年7月末,該行通過對接集團內外的資管、信托、理財子等機構,累計引流資金293.5億元、同比增加83.5億元,其中,“險資入豫”40億元;各項貸款余額560.96億元,較年初增加25.78億元、增幅4.82%,其中,制造業貸款、綠色貸款、民營企業和涉農貸款增幅8.14%。
在擴大融資的同時,平安銀行通過下調內部資金定價與利率定價,有效降低客戶融資成本。1-7月份,該行累計新發放公司貸款利率同比下降123個BP,累計新發放個人零售貸款利率同比下降49個BP。
“延鏈”—科技賦能金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近日,平安銀行“平安3號”衛星成功發射,“星云物聯網操作系統”迭代升級,依托星云物聯網的跨廠商跨設備數據連接能力,平安銀行有效緩解了企業缺少抵押、缺少信用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企業融資有效增信,打通資金鏈堵點,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探索出了一條科技賦能金融,助力企業智能化、數字化經營的特色之路。
今年以來,平安銀行鄭州分行積極響應政策要求,聚焦基礎設施建設、醫藥生態、大宗商品、跨境投融等領域,圍繞核心企業上下游供應鏈,通過無追保理、付融通、票據、外債、離岸貸款、口袋財務等金融產品為大中小客戶提供融資及支付結算服務。
至2022年7月末,該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累計投放211億元,同比增長107億元。其中,在醫藥領域,為醫藥流通行業央國企龍頭及其在豫子公司辦理醫藥無追保理余額28億元;在大基建領域,為央企在豫子公司及其上游供應商辦理各類保理余額47億元;在跨境投融領域,綜合運用內保外貸、離岸敞口流貸、內保外債、進口開證、進口代付及金融衍生品等,跨境資產規模達到57.91億元。
“下沉”—深耕普惠金融,落實“真普惠、真小微、真讓利”
平安銀行以科技手段聚焦底層末端,覆蓋長尾客戶,小微客群中產業鏈底端的微小企業主和個體戶占據絕對主體,保障“真普惠、真小微、真讓利”落到實處。
一是推出“小微智貸星”智能服務模式,通過接入工商、稅務等數據,實現企業一次申請、系統多產品核額,優選最契合信貸產品;二是推出高度線上化、數字化的信貸產品“新微貸”,小微企業主足不出戶享受融資服務,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三是面向小微企業主發行“生意通”卡,整合資源,打通權益體系,為小微卡主減免各項結算費用,贈送最高2800元的利息優惠券;四是業內首創宅抵貸“全國通”模式,實現通抵通貸、異地授信,突出對“新市民”融資支持力度。
至2022年7月末,該行單戶授信1000萬元(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17.04億元,貸款客戶數較年初增加3104戶,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141個BP,不良率下降0.18%,全面完成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目標。
在減費讓利和紓困方面,該行前7個月已對1.07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累計減免支付結算手續費53.10萬元,為1239戶客戶提供延期還款、無還本續貸、重組等紓困政策,涉及金額4.39億元。
下一階段,平安銀行鄭州分行將持續發揮“綜合金融+科技金融”優勢,聚焦“十大戰略”,對接“三個一批”“行長進萬企”等重點項目,用好補貼、紓困等政策,全力服務中小微企業,助力穩住經濟大盤,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來源:平安銀行鄭州分行
編輯:袁立穎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