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梅:任何時間和任何市場狀態都存在投資機會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一梅認為,每一個客戶的財富管理方案是根據他個人的人生規劃或者個人的財富管理的需求來進行制定的。如何進行長期和短期的資產配置,其實是投資者的目的與需求相結合的一個過程。任何時間和任何市場狀態都存在投資機會,尤其是對于追求長期資本市場回報的投資者來說。
黃濤:公司價值跟社會價值保持一致,才能得到很好發展
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濤認為,如果銀行及保險所創造的價值跟社會價值保持一致,那么公司也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國民養老保險公司的剛開始成立之初,就堅持長期主義。在業務發展上,堅持安全第一,理財產品的設計,無論是年金、保險、專屬養老保險,以及為個人養老金所配套的一些產品,都要在收益的平衡、風險的控制方面采取多種手段。
朱白帆:互聯網公司和傳統的金融機構之間一定是和大于競
度小滿金融CFO朱白帆被問及互聯網和銀行的關系時,他表示雙方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優勢。在銷售渠道端以及服務端,互聯網是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投顧層面以及財富的全周期陪伴方面,傳統銀行包括基金公司依然是財富管理領域里面絕對的領導者,傳統的金融機構依然是整個金融行業的帶動者。互聯網公司能夠向傳統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金融科技服務,幫助其提升營銷的能力、運營的能力、獲客的能力。因此,互聯網公司和傳統的金融機構之間是一定是和大于競,雙方之間這種配合的緊密度會越來越強。
袁宇:中國量化行業很“藍”
鳴石基金創始人兼總經理袁宇在提及量化基金時表示,過去幾年中國量化基金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如果把中國的量化基金的發展歷史與美國量化基金的發展對比來看,其實中國的量化基金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整個的中國量化行業其實來講還是一個非常“藍”的市場。此外,中國的量化基金能夠去得到更高的相對的收益,主要是來源于我們中國金融市場的一些非有效性。因此,中國的量化基金市場從中長期來看是一個非常“藍”的市場。
各位嘉賓:數字化轉型如何賦能財富管理服務?
在圓桌的最后環節中,光大銀行私人銀行部經理潘未名向四位嘉賓提出了一個問題:數字化轉型如何為百姓帶來更好的財富管理服務?對此在場嘉賓均從自身領域表達了看法與理解。
朱白帆表示,數字化轉型極大的提升了客戶的投資體驗,讓客戶能夠更安全、更精準、更理智地使用財富管理產品,陪伴客戶的投資決策。
從量化的角度來看,袁宇認為數字化的計算能力與數據分析能力能夠極大地豐富量化投資策略,進而在市場上找到更多的交易機會。
黃濤表示,保險行業正面臨著從傳統方式向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階段,為了應對龐大的國民養老需求,需要通過數字化實現更廣泛的自由選擇,讓養老保險看得懂、弄得清、好操作,真正地促進還利于民。
李一梅表示,對于資管機構而言,離不開三化的協同效應,即:數據化、智能化、規模化,其中數據化是能夠給銀行插上規模化的翅膀,讓更專業的投顧、更普惠性的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真正服務于千家萬戶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