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建校的鄭州市管城回族區陽光實驗小學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結合新時代德育要求與自身實際,以雷鋒為榜樣代表,逐步探索出一條用雷鋒精神建校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形成“榜樣的力量”核心文化理念,確立了“全面發展、均衡發展”的教育質量觀,致力于營造師生共同成長的陽光樂園。
堅持德育引領,確立文化立校
全國德育教育專家王芳老師說:“學雷鋒不僅僅是做好事,雷鋒短暫的一生中自我設計、自我實踐的經歷更值得當今的學生們學習,當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夠愛崗敬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時,雷鋒精神也就傳播到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了”。
新學期,陽光實驗小學確立了“立足本職,做最好的自己”的學雷鋒工作方針,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條線來構建“陽光好少年”成長教育體系,這既是文化立校的主線,也是學校工作的頂層設計。
挖掘資源,開展“雷鋒中小隊”爭創活動。陽光實驗小學制定了爭創雷鋒中小隊活動細則,開展常態化爭創活動。學校每個學年都會召開爭創活動啟動儀式、“爭創雷鋒中小隊”表彰活動,舉辦“憶、唱、學、做雷鋒集郵展”活動等,同時邀請英模人物走進學校,給全體師生講述雷鋒故事。
走進社會,開啟“陽光之旅”。針對社會線,陽光實驗小學利用周邊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等資源開展陽光快樂之旅,采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建設陣地,完善德育機制。2020年9月,陽光實驗小學在原有的雷鋒長廊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建設完成了“榜樣的力量”學校主題文化長廊。在這里,全體師生和家長接受雷鋒精神的洗禮,獲取來自榜樣的力量。
德育進課堂,德育教學雙促進。在陽光實驗小學常態開展的“爭創雷鋒中小隊”活動中,老師們在日常使用的課堂觀察量表中,加入了對班級衛生、學生課前準備、課中聽講狀態、發言、課后班級秩序等內容的觀察和記錄,通過德育進課堂的形式對班級德育工作進行評價,促進德育目標的達成。
認星爭優,落實德育評價。陽光實驗小學還制定了《陽光實驗小學陽光好少年爭星手冊》,設置了“有理想、勇創新、樂合作、知禮儀、懂感恩、會勞動、講誠信、善交際、明責任”等九大陽光之星類別,旨在對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現的隊員進行大力表彰,為廣大少先隊員樹立身邊的榜樣。
深耕教科研領域,構建教師成長體系
陽光實驗小學以教學質量作為立校之本,積極研究和把握教育教學規律,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適合教師專業發展的成長體系。
“一個工具”——“陽光四維合作教學工作法”。通過關注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課程的性質和課堂文化,陽光實驗小學用科學分析研究的方法聚焦課堂教學,包含綜合備課、觀課議課、合作教研、課例分析四個有機整體,同時記錄下教師專業成長的文件一至文件八。
兩大活動——冬日暖陽教研節”和“五四教學大比武”。陽光實驗小學每學年都會開展“冬日暖陽”、“五四教學大比武”兩次活動。“教研節”以“研”為主,各學科組對日常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確定研究主題,開展系列教學研究。“大比武”以“比”為主,學科教師針對教研節中研究出的方法、策略進行課堂比武,進而實現研究成果的驗證和推廣。
“三級研修”即學校構建了“學校——學科組——備課組”三級教科研體系。學校層面:陽光實驗小學教科室以課堂教學為中心,聚焦問題、梳理問題,統籌安排學校一個學期的備課、教研及科研工作。學科組層面:以課堂教學為依托,陽光實驗小學每月為備課組進行一次備課、教研的示范和引領。備課組層面:認真落實好每周一次的組內“綜合備課、合作觀課、合作教研及課例分析”四個環節,并在常態使用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四級質量分析”。陽光實驗小學逐步建立完善的學校四級質量分析體系,每學期結束都要進行教師個人——備課組——教研組——學校的四級教育教學質量分析。
彰顯課程特色,提高辦學水平
陽光實驗小學依據最新課程方案開足開齊國家課程,落實地方課程,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同時,學校還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為重點,結合自身辦學特色——“用雷鋒精神建校育人”,開發了一至六年級“榜樣的力量”特色校本課程,通過“立德、立行”實現“陽光好少年”的育人目標。
隨著陽光實驗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學校不斷提升了辦學品位,提高了辦學水平。一方面,學校初步實現了教研的常態化、科研與教研的有機結合。另一方面,學校的教科研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課題研究一直保持著高立項率、結項率100%的好成績。
陽光實驗小學教師主持和參與的課題也涉及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市級一般、市級專項等多層級的課題研究。另外,在學校“一二三四”教師專業化成長體系的構建下,學校教師在各項競比賽活動也屢獲殊榮。
志合月山海,聚力共前行。陽光實驗小學的那顆“雷鋒精神”的種子,綻放出了美麗的花朵。教育教學發展之路不能停歇,全體陽光人將繼續“以陽光之心育陽光之人”,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