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來,東關南里社區立足于商代王城遺址建設契機,以改善人居環境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以黨建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區域共建、融入民生普惠、融入文化共享“四個融入”為工作核心,開啟社區、社工、社會志愿者團隊三社聯動。實施黨建便民、惠民、愛民、安民、樂民、親民“六民”工作法,充分調動黨員群眾積極性,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全面強化黨建引領,充分把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樓院每個“神經末梢”,譜寫城市基層黨建推動社會治理新篇章。
打造新時代社區,滿足黨群新需求
十年來社區陣地面積由之前的280平方米增加到1540平方米,由只能滿足社區日常辦公變為功能齊全的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包含了黨建展示、日常辦公、黨群服務三大區域。劃分了舞蹈室、棋牌室、書畫室、綠城媽媽、兒童之家、消防體驗室、綜治中心等15個功能室。為轄區黨員群眾提供非遺文化傳承學習、圖書閱覽、書畫習藝、婦幼活動、文體娛樂、普法安全等豐富多彩的個性化服務活動,建成了東關南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便民服務中心為依托,搭建商都文化展示平臺,以共享傳承傳統文化的思維。
以“讓商都文化活起來”的工作理念,激發全民參與的自覺,凝聚全民共建的合力,挖掘和保護轄區“亳都文化”、“非遺傳承”資源,依托文廟、鄭州商都博物院、鄭州市考古研究院、社區、學校等場所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讓商都文脈代代相傳。在堅持傳統文化核心不動搖的基礎上敞開大門,組織轄區10余支文化服務隊伍,開展大型文體娛樂服務、書法畫藝展覽等活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接軌,與時代精神相融合,多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創新和發展商都文化,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新姿,與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遙相呼應,成為商都歷史文化區的一道風景。黨員群眾有了活動場所,社區“人氣”越來越旺,真正成為了“黨員之家”、“居民之家”。
黨建引擎增強社區治理“新動力”
東關南里社區樓院大多屬于老舊小區,無主管樓院較多,環境衛生較差,樓院基礎設施老舊,給居民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10年來東關南里社區以加強黨的建設為突破口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結合“掛圖作戰、集中攻堅”工作,廣泛開展“樓院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等系列服務活動,切實發揮“一個組織一面旗、一名黨員一盞燈”的示范效應。在社區與自治小組共同努力下,以往雜草叢生、堆滿垃圾的空地和私自占用的違章建筑,如今變成美觀的休閑座椅和規范的垃圾分類房,小區的種種改變,使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升。
“美麗樓院”跑出群眾幸福“加速度”
社區黨總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工作重心,積極探索“路院共治”的發展思路,強化“堡壘”聚合功能,讓老舊小區更具煙火味、市井味和人情味。南里片區屬于商代王城遺址核心板塊區,被列為商城東城垣環境提升改造項目之一。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統籌“路”“院”改造提升一體推進,將道路綜合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有機結合,完善改造方案、統籌院落、樓道、屋頂等改造項目,協調推進樓道管線整治、樓頂亂象清理、上改防水、下改排水等工作,形成綜合成效。通過改造,老舊小區不僅有整潔有序的“面子”,更有了舒適愉悅的“里子”。
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滿意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十年來東關南里社區堅持以“和諧社區”構建為宗旨,著力強化社區服務,力爭把東關南里社區建設成為環境優良、秩序井然、管理規范、人際和諧的美麗社區。東關南里社區將立足基層社會治理、立足社會和諧發展、立足民生服務、立足群眾福祉,把基層基礎工作抓得更實更牢更有成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