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通訊員 郝夢媛
為了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真正做到“減負增效”,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近日,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外國語學校果園路小學部全體科學老師為學生們精心設計了豐富多彩的實踐特色作業。
科學是趣味的世界,也是五彩繽紛的世界,更是奧妙的世界,需要學生們用眼睛、鼻子、甚至整個身體去感知。
一年級的學生們將課堂中觀察和學習到的兔子呈現在了紙上,并講述了自己與兔子之間發生過的有趣的事情,讓學生懂得珍愛生命、保護動物的重要性。
一年級科學老師袁文霞說到,借助彩筆,將學到的科學知識展現于畫紙上,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在構思圖畫的過程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二年級科學組創設的特色作業主要以探究和動手實踐為主。
二三班科學老師郝夢媛說到,科學探究必然貫穿于小學科學教學的始末,應當時刻將科學探究作為學生展開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并使之成為學生課后繼續學習科學知識的一種能力。
學生通過觀察滑梯和利用身邊的材料去完成科學小制作,發揮奇思妙想,開動腦筋,設計并動手制作出了屬于自己的滑梯。
平日里簡單的牙膏盒在他們的手下巧妙地變成了一個個精美又好玩的滑梯。
展示結束后,學校德育副主任、大隊輔導員姚理文總結道,科學特色作業的開展,激發了同學們個性化的創造潛力和動手能力,也進一步推動了同學們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今后,學校全體科學老師將繼續優化作業設計的趣味性、應用性、邏輯性,讓每位學生都在特色作業中獲得快樂,收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