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增強,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逐步形成。
作為負責任的大型險企,平安人壽堅持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實”處,積極創新保險資金的運用方式,提升資金配置效率,通過多元化投資手段,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動能。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人壽總資產已超過3.9萬億元,是10年前的3.8倍;通過地方政府債券、債權/股權投資計劃、信托計劃、PE、鐵路建設基金優先股等方式,支持實體經濟余額達1.14萬億元。
十年砥礪奮進,平安人壽始終堅持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錚表示,飲水思源,公司將持續以金融“活水”支持實體經濟,切實履行好服務經濟發展、保障社會民生的天職和使命。
關注重點領域 著力服務國家戰略
響應國家戰略,立足立業初心,平安人壽將資金運用到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長期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支持高端制造產業,持續推進鄉村振興。
在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平安人壽通過債權計劃、信托計劃,為廣東省高速公路、核能、會展中心、人才安居房等項目投資超過400億元,有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此外,平安人壽累計投資近百億元,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助力開展“一帶一路”相關港口、陸上交通樞紐等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
在支持高端制造業方面,2021年,平安人壽為“渝資光電項目”投資約32億元,為重大半導體產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支持國家數字產業化建設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助力地方實體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平安人壽出資約19億元參與“貴州水利項目”,為貴州水網建設引入金融“活水”,破解區域性水資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問題。
支持基建建設 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平安人壽積極發揮險資規模大、期限長、投資穩的天然優勢,長期助力基礎設施建設,為實體經濟“輸血”“增氧”。
2007年12月27日,由中國平安牽頭組建的保險團隊集體出資160億元人民幣,投資京滬高速鐵路項目。其中,平安人壽出資60余億元,為這條縱貫南北的鐵路“大動脈”進行輸血,為其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動力。這也是中國保險企業首次聯合投資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實現了保險資金在基礎設施投資上的重大突破,促進了金融與實體經濟雙贏的良性循環。
此外,平安人壽也持續將金融“活水”輸送到傳統基建領域。2020年以來,平安人壽參與投資城市軌交建設超300億元,幫助北京、成都、長沙、南昌、寧波、青島、武漢、廈門、鄭州等城市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探索“綠色金融” 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平安人壽響應“3060”雙碳行動號召,履行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要求,增加綠色投資,支持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截至2022年上半年,平安人壽通過資本市場、非資本市場投向綠色、普惠、社會責任投資(ESG)的累計規模約6480億元,涉及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基礎設施、高速公路等眾多領域。
例如,在助力清潔能源投資方面,2020年以來,平安人壽通過“深圳能源項目”“中國廣核項目”“國電投黃河項目”等項目投資超130億元,支持風電、光電、水電等清潔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助力實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2021年,平安人壽作為中廣核風電項目核心戰略投資人,增資20億元,通過項目端、資金端雙重賦能,持續加大風電和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開發及運營。
在支持“美麗中國”建設方面,平安人壽深度參與環保、水務、污染防治等領域的投資建設,2020年,投資“北控水務項目”64億元,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貢獻力量。
在踐行ESG發展方面,今年4月,平安人壽聯合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發布ESG債券指數 “中債-平安人壽ESG整合策略信用債指數”,旨在以ESG投資作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壽險長期資產配置經驗與優勢,推動行業長期穩健投資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表示,金融的天職和宗旨是服務實體經濟,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發展著力點,要為實體經濟和國家重要戰略、重大建設引入“活水”,保駕護航。平安人壽表示,展望未來,公司將深入貫徹落實二十大會議精神,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堅強領導,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走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之路,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促進經濟行穩致遠貢獻保險力量。
作為負責任的大型險企,平安人壽堅持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實”處,積極創新保險資金的運用方式,提升資金配置效率,通過多元化投資手段,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動能。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人壽總資產已超過3.9萬億元,是10年前的3.8倍;通過地方政府債券、債權/股權投資計劃、信托計劃、PE、鐵路建設基金優先股等方式,支持實體經濟余額達1.14萬億元。
十年砥礪奮進,平安人壽始終堅持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錚表示,飲水思源,公司將持續以金融“活水”支持實體經濟,切實履行好服務經濟發展、保障社會民生的天職和使命。
關注重點領域 著力服務國家戰略
響應國家戰略,立足立業初心,平安人壽將資金運用到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長期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支持高端制造產業,持續推進鄉村振興。
在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平安人壽通過債權計劃、信托計劃,為廣東省高速公路、核能、會展中心、人才安居房等項目投資超過400億元,有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此外,平安人壽累計投資近百億元,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助力開展“一帶一路”相關港口、陸上交通樞紐等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
在支持高端制造業方面,2021年,平安人壽為“渝資光電項目”投資約32億元,為重大半導體產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支持國家數字產業化建設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助力地方實體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平安人壽出資約19億元參與“貴州水利項目”,為貴州水網建設引入金融“活水”,破解區域性水資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問題。
支持基建建設 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平安人壽積極發揮險資規模大、期限長、投資穩的天然優勢,長期助力基礎設施建設,為實體經濟“輸血”“增氧”。
2007年12月27日,由中國平安牽頭組建的保險團隊集體出資160億元人民幣,投資京滬高速鐵路項目。其中,平安人壽出資60余億元,為這條縱貫南北的鐵路“大動脈”進行輸血,為其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動力。這也是中國保險企業首次聯合投資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實現了保險資金在基礎設施投資上的重大突破,促進了金融與實體經濟雙贏的良性循環。
此外,平安人壽也持續將金融“活水”輸送到傳統基建領域。2020年以來,平安人壽參與投資城市軌交建設超300億元,幫助北京、成都、長沙、南昌、寧波、青島、武漢、廈門、鄭州等城市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探索“綠色金融” 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平安人壽響應“3060”雙碳行動號召,履行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要求,增加綠色投資,支持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截至2022年上半年,平安人壽通過資本市場、非資本市場投向綠色、普惠、社會責任投資(ESG)的累計規模約6480億元,涉及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基礎設施、高速公路等眾多領域。
例如,在助力清潔能源投資方面,2020年以來,平安人壽通過“深圳能源項目”“中國廣核項目”“國電投黃河項目”等項目投資超130億元,支持風電、光電、水電等清潔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助力實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2021年,平安人壽作為中廣核風電項目核心戰略投資人,增資20億元,通過項目端、資金端雙重賦能,持續加大風電和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開發及運營。
在支持“美麗中國”建設方面,平安人壽深度參與環保、水務、污染防治等領域的投資建設,2020年,投資“北控水務項目”64億元,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貢獻力量。
在踐行ESG發展方面,今年4月,平安人壽聯合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發布ESG債券指數 “中債-平安人壽ESG整合策略信用債指數”,旨在以ESG投資作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壽險長期資產配置經驗與優勢,推動行業長期穩健投資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表示,金融的天職和宗旨是服務實體經濟,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發展著力點,要為實體經濟和國家重要戰略、重大建設引入“活水”,保駕護航。平安人壽表示,展望未來,公司將深入貫徹落實二十大會議精神,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堅強領導,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走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之路,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促進經濟行穩致遠貢獻保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