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豐富學生居家課余生活?如何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如何提高學生有條理的語言表達能力?
10月26日,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第二實驗小學二年級語文教研組的老師們集思廣益,組織開展了主題為“巧手出奇跡,快樂話手工”的語文創意實踐活動。
活動初期,二年級語文組老師通過線上視頻形式,研討并制定出了本次實踐活動的方案。
為了保證此次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各個語文老師廣泛搜羅手工作品拼圖范例,悉心制作詳細的拍照和錄制指南。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呈現出為手工做代言的效果,二年級語文組還錄制視頻范例,解決了孩子們怎么拍、怎么按順序說和后期怎么加工潤色視頻的困惑。
活動中,孩子們熱情高漲,積極動腦,在現有的條件下積極準備各種材料。
疫情當下無法出門,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創作的熱情。
瞧,家里有彩泥、卡紙的,他們就開始用巧手捏、剪、拼、貼,創作出了足球、小兔子、小燈籠等精美的手工作品。
家里沒有彩泥、卡紙的,他們就轉向生活的小區,搜羅多樣的樹葉來進行拼貼創作。
一片片本不起眼的樹葉,在他們的構思和創作下,呈現出了一幅幅絕妙的創意作品。
更有趣的是,孩子們還能把家中原本沒用的物品加工成精美的手工作品,比如,花生殼做成的小雞,鵝卵石拼成的沙灘,廢舊瓶子做的精致筆筒……
一幅幅作品掠影構思巧妙,映襯著孩子們的奇思妙想,讓人看了忍不住連連稱贊!
教研組長劉瑞柯介紹,本次語文實踐任務不僅鍛煉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生搭建了展示的舞臺,較好地發揮了他們的創作個性,也豐富了居家學習生活,找到了生活中的美。
“每一片樹葉都是我精心挑選并一張張粘上去的,雖然很累,但是看到最終的成品,付出再多辛苦也值得,我真為我感到自豪!下次有這樣的語文實踐活動,我還會盡最大的努力準備的!”二三班的王軒興奮地說。